分卷阅读144(1/1)

起了她的胃口,赶忙催促道:“快说。”

萧何勾起嘴角一笑:“你猜他在军中,是何职位?”

“还有职位?”

秦桑微微一惊,这秦川军中的形势她不是不知道,能够挂上军衔的多为世家子弟,很少有平民出身,却能自己混出头的。若不是战事吃紧,像秦桑和萧何这样的“民间人士”,几乎不会有领兵出征的机会。

萧何点了点头,眯起眼睛说道:“不仅如此,我们与他,还有过一面之缘。”

秦桑闻言更是吃惊:“是谁?”

萧何也不再故弄玄虚,严肃说道:“你应该还记得,当日在京西校场,除了你我和倪镜三名正式的将军之外,还有京中五营的校尉在场。”

秦桑点了点头,她虽是对那几人都没有什么太大印象,但也知道他们是京中五营之首的五位校尉。

“他,便是金门营校尉,朱奉安。”

秦桑惊讶万分,短短几年时间,他便能在军中得到五营校尉之一的职位,若硬要说他是自己打拼出来的,秦桑的确不敢相信。了解了这些细节,秦桑心中已经把脉络都理得差不多了,看来,这个朱奉安的平步青云与他姐姐妙云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此中关键,还是要找到证据。总不能平白以此就说,妙云生出了什么异

心。

秦桑想了想,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马虎不得,又想起萧何所说的这些,都是他自己查出来的,不禁笑问道:“你这么短短一上午,便就能把此事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

萧何笑着摇了摇头,又从案上拿起一块鸡肉递给秦桑:“我这也不过是顺藤摸瓜,至于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我所料,还需些时日细细查探才可。”

秦桑接过那鸡肉,低头一边吃着,一边想着此事应如何继续深究,却听萧何忽然轻声问道:“对了,你今日进宫,与陈妃娘娘聊得如何?那金钗,她可还满意?”

秦桑正出神,听他这么问,点头笑了笑:“嗯,陈妃娘娘一眼就看出了那材质是叶子金,比我好多了。”

萧何双眼含笑,“呵呵”了两声,却是轻轻戳了戳她的额头:“除了你对这女儿家的东西从不感兴趣,哪还有别的姑娘家会一点也不懂这些?”

秦桑咬了咬嘴唇,撇了撇嘴,扬眉挤兑道:“反正你也没把我看作过姑娘家,何苦还来拿这个嘲笑我。”

萧何一愣,皱眉摊手认真问道:“我没把你看作过姑娘家?我何曾把你当男儿对待过?”

秦桑转了转眼珠,还真就认真回想了一番,立刻故作赌气道:“那日在山下秋戈的茅屋中,你若是将我看作姑娘家,怎会要求与我孤男寡女,独处一室?”

萧何惊讶的瞪着眼睛,哭笑不得的眨着眼抱怨道:“还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那日……那日我不也只是逗逗你么……再说了,即便是共处一室,我,我又没对你做什么。”

秦桑看着他难得有些紧张的模样,心下觉得好笑,脸上便也露出了些得逞的得意,硬是忍住了笑出来的冲动,憋的十分卖力。不料,萧何见她脸上并无任何不悦的神色,反而像是强忍住了笑似的,微微一皱眉,而后勾起嘴角倾身往她面前一凑,幽幽说道:“姑娘家,你可别忘了,此时,我们可也算是孤男寡女,独,处,一,室。

他那温热的气息游离在秦桑脸颊上,她硬生生噎了一下,定定看着萧何玩味的目光,脸上忽地一热,心跳猛地快了起来。

萧何的后街微微颤了颤,“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来,直起身子摇头道:“每回都是这般反应,无趣啊,实在是无趣。”

他笑着敲了敲案几,站起身来指了指那一油纸包的烤鸡:“记得都吃了,别剩下,姑娘。”

说完,他便转身拉开了门,头也不回的迈步离去。

秦桑坐在原地,抬头看着那半开的门,苦笑着叹了口气。秦桑啊秦桑,你怎的就如此不长记性?被他这般戏弄都已经多少次了,却还是回回呆若木鸡,招架无力。

正文第一百二十五章奉安入军,挟以制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秦桑与萧何借着卫岚让他们巡查京中驻防的名义,多次召集五营校尉会面,也借此机会将那朱奉安好好认识了一番。

经过几次接触,大致知道了那人的脾气秉性,秦桑心中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她将自己的想法与萧何沟通之后,立即确定了下来。

正在这个时候,最新的边界探报抵达了京中,恒王下令他们与倪镜三人即刻入宫,似是有要事商谈。

【东华殿】

秦桑三人到时,发现卫岚与董已在殿中,三人依礼叩拜之后,便起身静静等着恒王出言。

“桑儿,你看看这个。”

恒王端坐龙椅之上,将面前主案上的一本册子举了起来,递给一旁的元德。

元德几步走下台阶,将那册子带到秦桑面前,递给了她。秦桑展开一看,那册子上是应清的笔迹,大致的意思是,南渊大军虽已南退,却迟迟没有完全离开秦川国境。他们现在驻兵在永寿,似乎没有继续南退的打算。所以,应清已将大部分守军调往了距离永寿

最近的华阴城,等待陛下的旨意。

秦桑将那册子合上,心中已是有了些想法。

“看样子,连允虽是退兵,却并未打算放弃秦川。他之所以还守着永寿这么一个入口,一定是想等这严冬过去,南渊恢复军粮补给之后,再行挥师北上。”

她将心中揣测说了出来,恒王听着她的话,定睛看着她道:“方才早朝时,卫大人也是这个看法,所以唤你们三人前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秦桑转头看了一眼卫岚,卫岚对她微微颔首,似是也在等着她继续说下去。秦桑深深吸了一口气,拱手缓缓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南渊军中将士大多不习惯这北方冬日的严寒,再加上他们军粮不继,所以才不得不暂时撤兵。若是我们等他们回攻再去设防定是不妥,倒不如

就趁此机会,将他们彻底逐出秦川。”

恒王听完秦桑的话,缓缓点了点头:“朕也正有此意,既然南渊将士不习惯这严寒,我们便趁着这严冬时节,让他们再无还手之力。”

秦桑静静听着恒王的话,听这意思,应该也是打算让他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