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1/1)

此一问,一边不慌不忙的走着,一边絮絮说道:“云牙子是应公子的师父,他把剑送给了应公子,应公子随军出征认识了我,又把剑送给了我,就这么简单。”

“这也太简单了吧?”古云不满的失望道:“我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呢!”

秦桑心中有事,却又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分毫,见他这一副看戏未成的模样,只得顺着他的话笑着调侃道:“怎么,平日里给这剑编了不少故事,如今听说这么平淡无奇,失望了?”

古云也是坦诚,一边走着,一边叹了口气道:“可不是么,小时候我就想着,定是有位忠肝义胆的英雄,带着这把利剑保家卫国,征战四方,所向披靡,如此,才不辜负这龙脊剑的威名。”

秦桑一听便知,这又是位戏本子看多了的热血少年,整天就想着杜撰那些惊天动地的传奇。

一旁的萧何听着两人的对话,忽然笑了起来。

秦桑一愣,回过头去:“你笑什么?”

萧何微微眯眼看向秦桑,勾起嘴角笑道:“秦将军竟未听出来么?古公子这是嫌你不够英雄盖世,配不上这把龙脊剑。”

秦桑噎了一下,她不得不承认,古云方才那话语中还真有几分这个意思,但她故作不知,便也就是没打算再纠缠这个问题,谁知这萧何偏偏就要将它拎出来,细细嚼上一嚼。

古云小心翼翼瞥了一眼秦桑,见她脸上也无甚怒色,忙装作没事人一样,停下脚步拱手道:“好了,父亲还在家中等着,我就送到此处了,两位慢走。”

秦桑知道他这是在找借口离开,也不拦着,点点头道:“有缘再会。”

古云笑了笑,点了点头,便转过身,脚步轻快的离去。秦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这才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起了方才强作出的笑意,低下头抿了抿嘴。

正文第八十一章扇面题诗,转手相赠

其实,这些事对于古云来说,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历史,毕竟,那都是他出生以前的事了。

秦桑之所以选择不说,并不是忌讳什么,而是她能体会古老前辈的良苦用心。

国仇家恨,阴谋算计,旁观者听来或许只是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局中人,却要承受难以想象的痛楚和煎熬。这么多年来,古老前辈从来不和古云说起这段故事,定是希望他能安安稳稳的度过此生。而那些掺杂着太多恩怨纠葛的往事,听了,也不过只是徒添烦恼。既然如此,何不就让他这样毫无负累的走下去,

过他该过的日子,做他该做的事。

秦桑微微叹了口气,她心情沉重至此,还有一个原因。

那便是她再一次在别人的故事里听到了有关父亲的往事,虽然他并非故事的主角,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兄能够最终存活下来,是不是,也得益于父亲的助力?

若是父亲在天有灵,看到他曾保下的这个孩子如今对女儿这般庇佑,是不是也会觉得欣慰?

萧何看着秦桑这出神的样子,低下头轻声问道:“怎么了?”

秦桑抬起头看着他,心中有些复杂。

她不知道,如果师兄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还会愿意像现在一样,与萧何并肩作战么?如果师兄放不下此事,自己,最终还是会站在师兄那边的吧?

莫名的,秦桑忽然觉得有些愧疚,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对谁感到愧疚,只觉得胸中憋闷,无法言说。

她甚至有些后悔要来到这里,向古老前辈打探龙脊剑的事情。如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就不用这样沉重。

她没有回答萧何的问话,纷扰的思绪缠绕着她,她静静迈步在这街道上走着,想着,一言不发。萧何见她不说话,便也沉默的伴在她的身侧,一直走回到府中。

进了府门,萧何转过身来,轻轻晃了晃秦桑的肩膀:“喂。”

秦桑从那思绪中抽离出来,转脸疑惑道:“嗯?”

萧何见她终于有了反应,舒了口气,笑了笑说:“我可没准备向你打探你听到的事情,你不必觉得负担。”

秦桑微微一愣,她没想到萧何会是这样一番宽慰。

她静静看着萧何,眨了眨眼。想起从前在山林摆设九霄盛宴的那晚,还有后来在山下的茅屋当中,他也曾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

你若是不说,我便不问。

秦桑终于知道自己的这番愧疚都是从何而来,这么久以来,她一面感受着他的信任,一面又对他隐瞒着太多太多。

终于,她苦涩的笑了笑,叹了口气:“其实,此事并非不能告诉你,只是我自己都还没能完全消化,心里乱的很。”

萧何听她这么说,拍了拍她的肩膀:“那便等你消化好了再说也不迟,即便你一直不说,我也不是非听不可的。”

说完,他掰过她的肩膀,双手左右扶在两侧,认真的看着秦桑的双眼笑道:“年纪轻轻的别总是叹气,你这么一叹,好运气都叹出去了。”

秦桑被他说得一愣,而后勾起嘴角淡淡一笑,点了点头。

萧何见她终是不再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也跟着松了口气,放下手问道:“早上出去时都没吃东西,饿了没有?”

秦桑摇了摇头,忽然想起一件事。她抬起头来,好奇问道:“哎,对了,之前我们在京中擂台比武时,你所用的扇子,可还在你这?”

萧何点了点头,不解道:“在呢,怎么突然问这个?”

“能给我看看么?”秦桑想再看看那把扇子,好确定它究竟是不是古老前辈所说的凤尾扇。虽然心中已经觉得十有八九了,却依然想眼见为实。

萧何见她一副认真模样,也不再多问,只点点头道:“好,你等着,我去拿。”

说完,他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房中,不一会儿,便执着那柄铁扇回到了秦桑身边,将扇子递给了她。

秦桑接过扇子,那扇柄上还有萧何的余温,她缓缓把扇面展开,看着那十二根锋利的扇骨,还有覆盖在扇面上的兽皮。

这样近距离的细看,她才发现那扇面上竟然有一首题诗:

红烛双影照鹣鲽,琴瑟声声暖霜天。

愿得举案同心老,不羡鸳鸯不羡仙。

秦桑将这四句诗轻轻念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