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1/1)

代对赤色分子及其支持者进行的政治迫害。这一恐慌使欧洲减轻了对德国jūn_duì 的担心,并允许西德作为一

个西方盟友重新武装起来。美国对这场进攻的反应确定了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共产主义世界实施的

对抗外jiāo手段,而这种对抗外jiāo一直影响到美国在越南战争年代里所采取的政策。朝鲜战争为美国军事史

上一位卓越的,但也是最有争议的领袖人物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开辟了一个达到其事业顶

峰的机会,也导致了麦克阿瑟突然一落千丈,过快地跌入其人生的低谷。朝鲜战争使美国人民历经了数周

之久的参议院听证会,对美国该如何对待这场战争和共产主义进行审议。然而到朝鲜战争结束时,有关全

面胜利和多年来一直支配着美国政策的善恶之间的冲突的简单事实,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虽然决不是对

全体美国人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令人沮丧的世界里,依然缺乏足够的了解。

北朝鲜jūn_duì 最初投入进攻的部队有7个师和3个独立分队,计8.9万人。他们分成6个密集的纵队,沿与

三八线平行的边界攻击南方。他们在战略和战术上完全实现了突然袭击。面对他们的是4个兵员不足的韩

国师和一个团,总计3.8万人,而且这些人并不都在前线。一些韩国部队作为后备军驻扎在三八线以南远

近不等的地方。由于没有人事前预料到这场进攻,许多南朝鲜士兵离队过周末假期去了。南朝鲜的另外4

个师则分散驻扎在南部不同的地方。

北朝鲜人数量上占据优势,在战线上他们集中兵力,在一些关键作战地点其优势为五或六比一。北朝

鲜人拥有的大pào是韩国人的3倍,并且几乎所有的大pào都比韩国人的大pàoshè程远。北朝鲜人可以站在反击

pào火远远达不到的地方任意轰击韩国阵地。

但是数量和pào火上的优势对于北朝鲜人来说并不是决定xing因素,因为他们还拥有一种绝对武器:坦克

。二次世界大战就已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坦克突破敌人防御的突袭能力,但是在二战结束5年之后,由美国

装备起来的南朝鲜人却没有任何阻挡坦克的武器既没有一辆自己的坦克,也没有穿甲pào弹、作战飞机

和反坦克地雷。这种情况实在异常。

北朝鲜人自己仅拥有150辆坦克,与第二次世界大战jiāo战双方所动用的数以千计的坦克相比,这个数

字显得荒唐可笑。但是由于很少受到阻挡,这些坦克便形成了一种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力量。不论南朝

鲜jūn_duì 表现出什么样的勇气、献身和顽强的jīng神,在坦克面前都毫无作用。坦克本身是苏制t34型的庞然

大物,重32吨,装有厚厚的钢板,外形lún廓低矮,携带有85毫米高速火pào。德国装甲部队司令海因茨?古

德里安认为,正是这种坦克挡住了1941年对莫斯科发起的进攻,而当时坦克上只装备有一门76毫米火pào。

南朝鲜人拥有的唯一具有一点点抵御t34坦克潜力的武器是美式57毫米低平弹道反坦克pào和2.36英寸

火箭筒。57毫米反坦克pào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弃不用的遗物,只有靠偶尔侥幸的shè击才能阻止身披重甲的

t34坦克。坦克上易受攻击的部位不多,其中之一是后部引擎上方的格栅。火箭筒打到北朝鲜坦克的两侧

要么不会造成什么伤害,要么就弹飞到一边。只有新近研制但尚未试验的、在最初几周匆忙空运到朝鲜的

3.5英寸超级火箭筒,有些情况下才起作用,但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管用。

北朝鲜人显然知道南朝鲜人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因为他们采取了在通常战争情况下会招致灭顶之

灾的战术:他们将坦克车排成纵队,一辆接着一辆,在宽度为18英尺的狭窄的朝鲜土路上向南部进发;其

步兵亦排成一行,紧随在坦克之后。

哪怕在路基表面的合适地方埋上几颗反坦克地雷,就可以阻挡住整个纵队。南朝鲜人拥有89门野战pào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步兵火pào连使用的近程105毫米m3轻型榴弹pào),从其中一些发shè出的pào弹几分钟

之内就可以摧毁受阻的坦克纵队,从攻击机上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也能将其摧毁。但是由于南朝鲜人最初根

本没有这些武器,北朝鲜人便在白天肆无忌惮地沿路南下,一路摧毁南朝鲜人的阵地,击溃任何卤莽向他

们进攻的部队,为紧随其后的步兵开辟了实际上没有什么反抗的行进通道。

北朝鲜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术,不仅是因为南朝鲜人无法与之抗衡,而且还因为朝鲜的地形促使坦

克只能呆在道路上。朝鲜的国土约有四分之三是山脉,这对坦克来说十分不利,甚至是致命的。大部分相

对平坦的陆地在1950年夏天也都是小块的cháo湿稻田,其间被隆起的狭窄走道和路堤分开。在很多稻田里,

坦克行动都有困难。正是基于对朝鲜地形作出这样的评价,再加上如下一种判断(该判断被证明大体上是

错误的),即:朝鲜小溪上的单车道桥梁十分单薄,支撑不住坦克的重负,因而美国的军事顾问才在1949

年拒绝了南朝鲜人对坦克的要求。也许那些顾问推论,苏联和北朝鲜人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北朝鲜的

武库中撤掉坦克。更有可能的是,美国人用地形作为一种借口,拒绝南朝鲜人对坦克的要求,因为他们担

心好战的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一如他曾威胁要做的那样,会用坦克进攻北方。虽然美国有意只给南朝鲜提

供防御xing武器,但正是出于这种独特的美国式思维,美国顾问才未能提供任何足以抵御坦克的防御xing手段

。首批反坦克地雷是在6月30日,即入侵的第6天,才从日本空运至朝鲜的。当时南朝鲜jūn_duì 状况混乱不堪

,地雷的分发及使用方面的训练又花了许多时间。而这时,t34坦克却在滚滚推进之中。

北朝鲜人在许多方面很像他们的南朝鲜兄弟。两国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他们对艰辛劳作、忍

耐与贫困已习以为常,并不以胜败为意,对他们信奉的东西则坚贞不渝,而且对上司大都唯命是从。双方

的士兵都能够在给养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的艰苦行军,并且在行军结束后仍能进行战斗。他们可以翻

山越岭,又不会因jīng疲力竭或用力过度而倒下。在这方面,他们不像大多数美国士兵那样,多半属于守备

部队,习惯于乘坐机动车辆,很少进行体能训练,几乎没有长途行军和翻山越岭的经历。

尽管三八线南北的朝鲜人大体上一样,但他们的jūn_duì 却大不相同,因为每支jūn_duì 都各自反映出了他们

的缔造者即美国jūn_duì 和苏联jūn_duì 的军事学说。

北朝鲜jūn_duì 的压倒xing力量(8.9万人)分布在7个突击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和两个独立步兵团。除此之外

,部队还有3个后备师,计2.3万人,另有大约1.8万人的边境保安队。只有5000人分配在指挥和后勤部门

。相比之下,南朝鲜jūn_duì 8个兵员不足的战斗师里,仅有6.5万人,而在指挥和后勤部门工作的就有3.3万

人。南朝鲜jūn_duì 反映了美国的军事编制:与作战人员相比,大量的是支援人员。而在另一方面,北朝鲜军

队完全展现了苏联jūn_duì 的简练学说:将每个人都尽可能地推到前线,给他一件武器去战斗。

从短期来看,北朝鲜人还具有一种额外的人力优势:他们的jūn_duì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曾在中国共产党

部队中服过役,在guo min dǎng人逃到台湾前后,他们退伍复员回到了朝鲜。这些人给北朝鲜jūn_duì 带来了一定程

度的作战经验和战斗勇气,而南朝鲜jūn_duì 在开始时却不具备这些。

在战术方面,北朝鲜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采用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他们向固定的敌军阵地直接发起

正面进攻或发shè火力,然后派部队从两翼包抄;如果可能,就按计划把敌军包围起来,将其挤进一个小小

的环形防线内歼灭之,或者迫使敌人投降;倘若不能形成包围,就在敌军身后设置路障,以此切断敌军的

退路或敌人的援军。

这种方法在1950年夏季的流动形式下十分奏效。当时,在难以从侧翼包抄的长达数英里的战线上,根

本没有兵员充足的主要防线。t34坦克能够直接对着敌军设在道路上的阵地运动,用pào火牵制住敌人,而

同时北朝鲜的步兵便悄悄绕过阵地两侧,抵达敌军后方。在这种战术下,上述方法尤其成功。即便一场包

围不能奏效,其他包围也往往能成功。

双重包围对北朝鲜人来说也是惯常的战术。千百年来翼侧包围一直是战争的基本打法,但是一些士兵

运用起来就比其他士兵获取的成功多。当北朝鲜人能够采用此种打法时,他们就仿效擅长包围战术的最伟

大的jūn_duì 的榜样,即13世纪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统率下的蒙古人。蒙古式的进攻方法是以其狩猎方法为基

础的。成吉思汗在和平时期,每年冬季都通过大型狩猎这样一种手段训练他的jūn_duì 。通常由一支队伍开始

把猎物往后驱赶,然后侧翼的队伍就运动到中心队伍的前头,绕过猎物来到后方,将越来越惊恐的猎物包

围起来,接着从四面八方把它们挤到一起。对蒙古士兵开展的训练,主要是教他们在收缩包围圈时,不让

哪怕一只兔子或一头鹿逃掉。这需要对所有实施包围的部队进行难以置信的高度控制。这种方法奏效时,

实际上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自行逃脱掉。对于那些在大型狩猎中善于包围动物的士兵来说,猎起人来就变得

容易了。

当包围战术对北朝鲜人产生作用之时,而情况常常如此,事实上没有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并且通常没

有几个人能从陷阱中逃离出来。对于南朝鲜来说,幸运的是北朝鲜没有像成吉思汗那样的军事天才,能够

将这一有限的战术观念扩展成一项深远的战略方案,在一场大的协同战役中征服南朝鲜。

第2章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进攻发动之后,在汉城引起了极大的震惊。在华盛顿和麦克阿瑟将军设在东京的远东司令部引起的震

惊一样令人头晕目眩。不断有人开始质问,美国的情报机构拥有巨大的极为机密的高级器材,而一支庞大

的共产党jūn_duì ,又有这一切设备、弹yào、给养和sāo动,怎么能够在一个友邦的边界对面集结起来,并且直

到第一lúnpào火开始倾泻到韩国阵地上时,竟然没有一个人事前对此有所察觉呢?

中央情报局局长、海军少将罗斯科?h?希lun科特就在进攻开始一天之后采取行动,推卸中央情报局

的责任。他向参议院拨款委员会暗示,中央情报局提供了充足的线索,表明进攻就要到来。这一手法立即

在华盛顿和东京引发了紧张的秘密搜寻情报失灵的替罪羊的行动。结果却一无所获。每一个责任机构最后

都证明,曾经预言北朝鲜的进攻可能到来,但却没有一家机构,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曾经预示进攻就会

到来。

假如美国能够预测到这场进攻,假如取消了周末度假,南朝鲜人无疑会感恩不尽的。但是在美国,情

报机构的失败也仅仅具有学术意义:因为美国根本没有任何针对入侵的计划,不论入侵发生在哪一天。

情报部门没有解释是谁策动了这场进攻。虽然大多数人把矛头指向俄国,也有一些人把矛头指向红色

中国,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北朝鲜人推进的那种令人吃惊的速度仍使许多军官心存疑窦。

这样的成功如果不是苏联红军亲自出马,也必然是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才能取得。在接踵而至的恐慌之中

,没有人认识到消除怀疑的那种简单道理,即北朝鲜人拥有坦克,根本不需要其他力量积极参与。一直到

某种可以阻挡住坦克的东西引进朝鲜半岛之前,北朝鲜人是战无不胜的。

这场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朝鲜被迫分裂为两个对抗xing的敌对国家,这是

一种几乎没有一个朝鲜人向往的局面,但却被苏联和美国的战后地缘政治学的压力强加到了朝鲜人的头上

。1945年,俄国一如其数百年来所做的那样,试图将其部队占领的每一寸土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俄国人拒

绝接受代表统一朝鲜的全朝鲜政府,因为当时那样的政府可能会把苏联占领的北方并入进去,也许会在选

举中击败共产党的控制。俄国人在德国采取了同样的政策,这一政策致使那个国度分裂为两个对抗xing的国

家。

美国人和俄国人的对抗并不完全针对俄国人拓疆掠土的yu望。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另一种愤

怒就一直在郁积。而当依附于苏联的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开始公开地侵略时,这种愤怒便燃起了火焰。

其基础是,人们后来认识到,就在俄国人跟德国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日本事实上已被打败;如果美国认

识到这些明确的信号,就可以完全将苏联排除在太平洋战争之外。

北朝鲜是俄国人介入对日战争所赢得的战利品之一。另一个战利品是满洲。日本jūn_duì 在那里向俄国人

投降时,jiāo出了大量的作战装备。俄国人把那些装备送给了中国共产党人。由满洲提供的这些装备和牢靠

的军事基地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内战中所需要的力量。到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人已把中国国民

党人赶出了中国大陆,迫使他们逃到了离岸一百英里之遥的海岛台湾省。

在对日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