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1/1)

极好掩护下,部队继续行进,不久就到了断桥边。经过一场和中国军

队的短暂jiāo火后,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该桥。陆战队的一个排穿过桥后的高地,发现50名中国士兵躲在散兵

坑里。“他们都被冻坏了,”第7陆战团1营营长w?d?索耶少校说道:“我们就把他们从散兵坑里拉出来

,放到了公路上。”

装满踏板桥构件的卡车此时向断桥驶去。下午3点半钟,经过3个小时的辛苦努力,工兵们把构件都安

装就绪。当第一批的几部车辆从搭成的踏板桥上驶过时,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后来,一辆拖着掘土机的

牵引车却压垮了放在外踏面之间和断桥中心处的胶合板。这预示着将会发生灾难,倒不仅是因为这件大型

设备被留在了桥上,而是因为卡车和其他lún距较窄的机械将根本无法通过。

技术军士威尔弗雷德?h?普罗瑟是一名熟练的牵引车驾驶员,他想方设法把牵引车从损坏的桥上倒

了回来,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后来,陆战队第1工兵营营长约翰?h?帕特里奇中校赶到了。他迅

速计算了一下,发现如果踏板桥构件的间隔能尽量大一点,比如136英寸,那么,m26坦克就可以省出2英

寸。而吉普车可以沿着相距45英寸的踏板桥内侧边缘行驶,这样就有半英寸的富裕。踏板桥很快作了变动

。随着夜幕降临,工兵们打起了手电筒,在工兵的引导下,第一辆吉普车小心翼翼地开到踏板桥上,两边

的车胎紧擦着边缘,成功地开过了桥。帕特里奇中校对lún距较窄车辆的解决办法奏效了。整个晚上,车辆

和部队从这个跨度很大的桥上涌过去,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另外,和士兵们一起过桥的还有数以千计的朝

鲜难民,他们中很多人还牵着耕牛。

部队没有遇到中国人的顽强抵抗,看来他们都被严寒封住了。美国jūn_rén 抓获了几个俘虏,大多都患有

重度冻伤和长期营养不良。他们证实中国jūn_duì 的战斗和非战斗xing伤亡一直都在削弱部队的战斗力。只是到

了12月10日早晨,中共jūn_duì 才采取了重要行动。此次行动是在陆战队停止向突围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即古

土里以南的1328高地进攻之后才开始的。陆战队的观测人员认为,中国人正沿着与主补给线平行的侧翼向

南行进。当1081高地上的美军发现中国人分成小队在山东面仅1000码处的洼地运动时,这种猜测被证实了

。尽管大pào和飞机立刻向这些小队展开轰击,他们仍冒着pào火满不在乎地继续行进了一个小时。

随着步兵陆续到达镇兴里,尽可能多的士兵被装到卡车上运回兴南,但还有许多人必须步行。看来整

个撤退行动将继续下去,不会再有什么损失或延误。此时,保卫主补给线的是“猛犬”特遣队和第3步兵

师65团的两个营,他们分别驻守在镇兴里以南6英里的水洞附近和水洞以南7英里的马田洞地区。然而,12

月10日夜,一小股中国士兵悄悄潜入水洞村,他们猛烈开火,使撤退行动一度受阻。后来,陆军士兵和陆

战队员打垮了这次攻击,并放火烧毁了被中国jūn_duì 当作据点的那所房子。

12月11日半夜之后,部队的后部遭受了另一次挫折。撤退部队的40辆坦克被部署在队伍后面,为的是

防止万一有坦克出故障,使整个撤退陷入停顿。在陆战队侦察连的保护下,这些坦克沿着主补给线一路隆

隆向南开去。数以千计的朝鲜难民放开胆子紧随其后。中国士兵也混杂其中,希望一有机会就发动袭击。

大约凌晨1点钟,当部队的后部走到距踏板桥约2000码处时,倒数第9辆坦克上的刹车装置被冻住,最后的

9辆坦克被迫停了下来。其余的坦克继续向前开去,并从视线中消失。这样,这9辆坦克和保护坦克的侦察

连的一个排留在了后面,该排共有28人。

在滞留期间,有5名中共jūn_duì 的士兵从难民中走出来,其中一个用英语喊道要(向)他们投降。侦察排

排长欧内斯特?c?哈格特少尉半信半疑地走上前去,乔治?a?j?阿米欧下士用一支白朗宁自动步qiāng掩

护他。刹那间,前头的那个中国人闪到了一边,后面现出挥舞着冲锋qiāng和手榴弹的另外4名中国人。哈格

特扣动了卡宾qiāng的扳机,然而,天气太冷,子弹根本发shè不出来。哈格特迅速向中国人冲过去,像棍bàng一

样挥动着手中的卡宾qiāng。他敲碎了一个中国人的脑壳,但一枚手榴弹将他zhà伤了。阿米欧开qiāng击毙了中国

人,救了哈格特一命。但敌人的其他部队开始从高地上向侧翼和尾部扫shè,哈格特的那个排慢慢向后撤退

。最后一辆坦克连同坦克手们一起落人中国人之手。中国士兵投掷的一个zhàyào包,zhà晕了哈格特并把一等

兵罗伯特?d?德莫特zhà飞。只见他垂直落到了公路边,落在路下边几英尺的一个突起的地方,失去了知

觉。排里的其他人认为他已被zhà死,就继续向后退去。侦察排另有两名士兵失踪,也可能在混战中被人打

死。阿米欧身着正在试验中的涂有玻璃纤维的新型防弹衣,一直用白朗宁步qiāngshè击,掩护撤退。突然,一

枚手榴弹正好在他的背上bàozhà,不过,他倒是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而该排的另外12名士兵却在这次激战中

受伤。与此同时,坦克手们想方设法把卡住的刹车装置松开,驾着前面的两辆坦克沿路驶去。其余的坦克

有的落入敌手,有的被坦克手丢弃了。

工兵们在踏板桥上等着,待该师的最后一支部队通过后,就把桥zhà掉。等这两辆坦克以及紧随其后拖

着伤员的侦察排过去之后,工兵们以为所有能跳脱出来的美国jūn_rén 都过去了,所以,他们开始zhà桥。他们

这样想并不完全正确。一等兵德莫特被zhàyào包zhà飞到主补给线下面一个突起的危险地方,他只是受了点轻

伤,很快就恢复了知觉,又爬回到路上来。他看到路上只有朝鲜难民。听到前面传来一声巨大的bàozhà声后

,他意识到踏板桥被zhà毁了。不过,他记得可以从水力发电站水槽上面的门房通过。德莫特和难民们一起

徒步到达镇兴里,成了最后一名撤出来的陆战队员。

12月11日晚上11点半钟,剩下的两辆坦克和保护它们的侦察连的士兵一起到达咸兴-兴南地区的集合

区。他们是最后撤出的部队,“向海边突围”的行动成功了。考虑到部队所遇到的诸多巨大危险,他们付

出的代价还是比较小的。然而,仅在突围行动中,就有约1000名士兵死伤或者失踪,其中大多数是陆战队

员。突围前,在长津水库周围进行的战斗中,陆战队共有2665名士兵伤亡,其中383名中弹身亡或因伤死

去,159名失踪,2123名受伤。在水库东面被切断并击溃的第7师的3个营中,有2000多人阵亡、负伤或失

踪。而在其他战斗中,有100名陆军士兵阵亡或负伤。因此,加上英军陆战队突击队和一些南朝鲜jūn_rén 的

伤亡,在长津水库之战中,参战的大约有2.5万人,其中约有6000人阵亡、负伤或者被俘。

当部队从下碣隅里出发,沿主补给线行进的时候,阿尔蒙德将军命令第10军的剩余人马在兴南附近集

结。南朝鲜的第3师和首都师从最北边的辰镇向南面约80英里的城津撤退。在那里,一些人乘船撤离,另

一些人则乘卡车或者火车到达兴南。未在长津水库附近和通向长津水库的主补给线上部署的美军第7师的

所有部队都被调来保卫咸兴-兴南的防区。同时,美军第3师也撤离元山,加入到保卫咸兴-兴南防区的行

动中。

为了撤出第10军,一支有193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集合起来,并于12月11日开始运送部队、设备和

物资。在为期两星期的撤退中,共有10.5万名士兵和9.8万名朝鲜难民乘船撤到了南朝鲜。另外,还有3.5

万吨物资和1.75万台车辆被运走。在撤退进行的同时,由第3和第7师防守的防御圈也在不断缩小。而海军

的舰艇则开始pào击,空军、陆战队以及海军的飞机也定时轰zhà中共部队和北朝鲜的阵地。中国和北朝鲜人

缺少大pào,他们向防御圈里没有发shè几发pào弹。面对美军的强大火力,他们不敢冒险用步兵发动大规模进

攻。1950年圣诞节前一天,第3师的最后一支部队发shè完最后几发pào弹后,登上了正在那里等待的登陆艇

,撤退到了提供保护的军舰上。军械和工兵部队把运不走的库存pào弹都发shè掉,并放火烧毁了不得不留下

来的物资。12月24日下午2点36分,美军舰队离开兴南向南驶去。

征服北朝鲜的巨大努力以失败而告终。

第48章 麦克阿瑟慌了神

麦克阿瑟对中国jūn_duì 的进攻愤怒不已,对中国肆意破坏他的周密计划牢sāo满腹。11月28日,他电告参

谋长联席会议说:“原来希望把朝鲜冲突(的对手)仅仅局限在由北朝鲜jūn_duì 和象征xing的外国jūn_duì 组成的敌

军身上,而现在这个希望可以彻底放弃了……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这位将军此时的bào躁态度与他几天前的从容自信形成了鲜明对比。几天前他曾说,联合国军的空中力

量有能力阻止中国向朝鲜增派援军,现在却宣称鸭绿江江面已经封冻,这为“中国增派部队和提供给养开

辟了道路,使我们的空中力量难以实施封锁”。麦克阿瑟还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说,很显然,联合国军目

前的力量还“不足以应付中国人的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由此而产生的这种形势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这一局面扩大了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可能xing,也超越了本战区司令官的决策范围。本司令部已尽其

所能,做了该做的一切,但现在所面临的局势却超出了它的控制能力”。

华盛顿方面对中国jūn_duì 进攻的反应是:言辞激烈却无所作为。杜鲁门总统召集了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

会议。在会上,国防部长马歇尔宣读了由三军部长提jiāo的一份匆匆草拟的备忘录。敦促美国通过联合国而

非单方面地采取行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们说,美国已经派不出更多的地面部队。国防部长马歇尔则

表示,美国jūn_duì 决不能“被拴”在朝鲜,必须体面地从朝鲜撤出。柯林斯将军说,他相信麦克阿瑟能够“

守住朝鲜狭窄的咽喉要道上的防线”,即元(山)平(壤)走廊,这一阵地由于中国人从背后进攻第8集团军

已经受到威胁。国务卿艾奇逊警告说,美国极有可能打一场全面战争,而且,将有苏联介入的危险。艾奇

逊说,联合国必须揭露中国的侵略,而不要对苏联进行任何指责。不仅如此,联合国还应当想方设法让中

国共产党人的日子“更不好过”。空军部长托马斯?k?芬勒特提醒大家注意中国或苏联抑或是两国联合

的空中打击。谢尔曼上将说,如果中国从满洲发起空中攻击,“我们必须予以还击,否则,我们将无法待

在朝鲜”。杜鲁门总统对此表示同意,但他说:“如果发生那样的事情,我们将予以应付。”

会议讨论的唯一积极成果就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认为,麦克阿瑟将军应当转攻为守,而实际上这件

事也正在发生。与此同时,麦克阿瑟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让“中国guo min dǎng的国军”出兵朝鲜。鉴于杜

鲁门政府当时所受到的巨大压力,麦克阿瑟将军的这一建议能得到有礼貌的答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由

艾奇逊和马歇尔批准的一封电报再次陈述了有关利用蒋介石的jūn_duì 这一基本情况:这可能会破坏盟国团结

一致的立场,英联邦国家会觉得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敌意也可能波及到台湾,而美国在联合国中的领导

地位也会受到严重损害。然而,麦克阿瑟内心也许正想扩大战争。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于11月28日晚把他的两名战地指挥官召集到东京,让他们参加一次“军事会议”

。会议最后决定,为了避免中国jūn_duì 从侧面包抄,第8集团军应当撤得尽量远一点;第10军也应撤到咸(兴

)兴(南)地区。11月30日,麦克阿瑟将这一针对第10军的决定通报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并进而宣称,第10

军的部署已威胁到进攻第8集团军的敌军的主补给线。(就在麦克阿瑟说这番话的时候,第1陆战师和第7师

的部分部队正在长津水库地区为保住xing命而浴血奋战!)麦克阿瑟还告诉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由于距离

太远,部队的编制不足,再加上从东到西的大山所造成的后勤保障问题,在横跨朝鲜半岛的狭窄地带建立

一道连续不断的防线是不现实的。在狭窄的朝鲜中部拦腰建立一道防线正成为人们争论的一个热点,因为

中国jūn_duì 正在匆匆撤退的第8集团军背后运动,试图在成川切断平壤至元山的公路线。然而,考虑到这是

朝鲜最狭窄的地方,而继续向南撤退会不可避免地拉长防线,那么,麦克阿瑟提出他没有足够的部队去把

守这样一道防线的所谓理由就显得奇怪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确信,建立这样一道防线是可能

的。

事实上,麦克阿瑟非常惊慌。在他向参谋长联席会议通报了有关第10军的决定后不到两个小时,他又

发去了另一份急电,声称中国方面正在迅速增派部队,第8集团军的进一步后撤已不可避免,因为中国的

目标是“彻底消灭联合国军,收复整个朝鲜”。但他并没有解释他是如何得出了这一结论。

麦克阿瑟的这份来电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焦虑万分。他们担心第8集团军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