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支持(1/1)

嫁偶天成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三章支持齐墨远不让姜绾跟去,姜绾便打消这念头了,她还是少和顺阳王接触为好,她去小院,万一和护国公府的人碰上,岂不尴尬?

齐墨远穿好锦袍便出去了,姜绾没了困意,在床上小坐了会儿,就起了身。

起的比往常至少要早两刻钟,吃了早饭后,闲来没事,带着金儿去松龄堂请早安,例行的任务,早完成早省事。

只是去的太早也不好,老夫人还没起呢。

陈mā mā 走过来,笑道,“世子妃怎么来的这么早?”

姜绾温和道,“昨儿睡的比较早,想养足精神今儿调制药丸,睡的早,起的就早,老夫人还没起吗?”

陈mā mā 笑道,“平常这时辰,老夫人早起了,昨儿睡晚了些,这会儿还睡着呢。”

早睡早起碰上了晚睡晚起,就是有这么的不巧啊。

陈mā mā 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进屋了,觉察到床上有动静,陈mā mā 掀开纱帐就见老夫人脑袋晃的厉害,一看样子就知道老夫人做噩梦了。

陈mā mā 赶紧推老夫人,“老夫人,您醒醒。”

推了好几下,老夫人才从噩梦中醒来,额头脖子出了不少的冷汗。

陈mā mā 拧了帕子帮老夫人擦汗,老夫人靠着大迎枕,虽然睡了一夜,但一脸的疲惫。

老夫人看了眼窗外,“什么时辰了?”

陈mā mā 道,“已经辰时了,世子妃在屋外等候给您请安。”

老夫人闭着眼睛,没有要起床的意思。

陈mā mā 把帕子放铜盆里,准备端走的时候,想起顺阳王的事没有禀告,忙道,“顺阳王昨晚上出事了。”

老夫人眉头一皱,“出什么事了?”

“听说是遇刺了,受了伤,王妃已经赶去了,”陈mā mā 回道。

陈mā mā 有些不解,顺阳王住的小院是王妃安排的,等闲应该没人知道,再者太皇太后和皇上找了顺阳王多年,好不容易才找回来,巴结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敢去刺杀他?

陈mā mā 想了半天,也没觉得谁可以,如果一定要怀疑谁,河间王府倒是有那么一点嫌疑。

毕竟顺阳王找回来,世子妃是最难堪的。

可河间王府上下包括世子妃在内,都不是薄脸皮之人,河间王府应该知道王妃有多想找回顺阳王,杀顺阳王容易,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叫王妃知道河间王府是真凶,她能给世子妃好脸色瞧?

最后,陈mā mā 把河间王府的嫌疑也给排除在外了。

她禀告完,就端着铜盆下去了。

才走到屏风处,老夫人想到什么,身子一震,脱口两个字,“回来!”

陈mā mā 端着铜盆转身望着她。

老夫人一记眼神,陈mā mā 就知道老夫人要做什么,忙把铜盆放下,靠近床榻,老夫人低声吩咐了几句。

陈mā mā 没敢耽搁,匆匆离开。

姜绾没有走,见陈mā mā 出来,小丫鬟喊她,陈mā mā 就像是没听见似的,匆匆走了。

小丫鬟一头雾水,姜绾也觉得奇怪,陈mā mā 这么急的离开是要去做什么?

实在太好奇了,姜绾眸光往松龄堂四下的树上瞄。

暗处的铁鹰会意,跟着陈mā mā 走了。

姜绾在院外又待了一会儿,迟迟不见老夫人出来,她有些等不下去了,正想着要不要先走,一丫鬟进屋后出来,对姜绾福身道,“老夫人说今日不用给她请安了,让世子妃养足精神好给太后调制药丸。”

这话正中姜绾下怀,朝内屋福了福身,便带着金儿走了。

在花园里转了会儿,便回了柏景轩,闲来没事,找了本书打发时间。

约莫半个时辰,铁鹰就回来了,站在窗外禀告姜绾道,“陈mā mā 去了王妃的小院。”

“她去做什么?”姜绾皱眉。

顺阳王和老夫人八竿子都打不着吧,她有那么关心顺阳王吗?

铁鹰摇头,“陈mā mā 去探望顺阳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从小院出来,陈mā mā 去了护国公府。”

至于在护国公府里说了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

知道的都禀告完,铁鹰就上了树,姜绾站在窗边没动,老夫人对待顺阳王的态度实在是奇怪。

她知道二老爷和护国公走的近,难不成老夫人还想借顺阳王的势助二老爷飞黄腾达?

想不通,姜绾就没想了。

她坐回小榻继续翻书,金儿去外面转了一圈,快步进来道,“姑娘,护国公府三少爷被立为世子了。”

姜绾信手翻了一页,随口道,“这不很正常吗?”

金儿道,“一点也不正常啊。”

姜绾这才抬头,“哪不正常了?”

庞三少爷是护国公的儿子,做爹的立儿子为世子再正常不过了。

金儿摇头如拨浪鼓,“护国公继承爵位的时候说过会让庞大少爷继承爵位的。”

知道姜绾没了记忆,金儿从头告诉姜绾,还有今天早朝发生的事。

听完,姜绾就觉得护国公是只老狐狸了。

狡猾的不行。

昨儿才把顺阳王找回来,今天就利用了顺阳王一把,把自己的儿子捧上了世子之位。

早朝上,有好几位大臣请皇上立太子,有建议立大皇子的,也有建议立二皇子的,吵的是不可开交。

正吵着呢,不知是哪位大臣话锋一转,说护国公府也没有立世子。

其实护国公和皇上的处境有那么点相似,当年先太子出事,先皇驾崩时,并没有留下遗诏,是太皇太后出面扶持皇上登基的,说名正言顺也名正言顺,说不顺吧也行,万一先皇有遗诏在世,只是至今还没有露面,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当年先皇驾崩的时候,有好几位大臣陪在龙榻前,先皇弥留之际满脸悔意,嘴里含的都是顺阳王的名字。

皇上这么多年也没有立太子,曾说过等找回顺阳王再说。

满朝文武都猜测,皇上是不是想立顺阳王为太子……

护国公是明言会让庞大少爷继承爵位,迟迟没立他为世子,只怕别人误会庞大少爷是他生的,毕竟爹是国公,有儿子的情况下立侄儿为世子的太少见了。

那些大臣这时候让护国公立世子,是让他表态,他是支持皇上立皇子为储君,还是支持顺阳王。

几位大臣三言两语就把护国公架在了火刑架子上。

他要支持了自己的儿子,就没法支持顺阳王。

他要支持了顺阳王,就得放弃让自己儿子继承爵位的念头。

鱼与熊掌,休想兼得。

护国公多狡猾啊,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表态,最后被百官逼急了,干脆把这烂摊子甩给庞大老爷,让庞大老爷替他做决定。

爵位是长房的,女婿也是长房的。

大哥说支持谁,做弟弟的就支持谁。

庞大老爷没能继承爵位是因为身体不适,不是因为他愚笨,他一眼就看穿这是护国公的计谋,不过是想当着皇上的面逼他表态,逼他放弃本该属于长房的爵位继承权罢了!

他只后悔没有告假在家,现在满朝文武都看着他,还有皇上,他骑虎难下了。

庞大老爷能怎么办?

当年他是怎么委屈自己的,今天就得怎么委屈自己的儿子。

庞大老爷让护国公立庞三少爷为世子,借此告诉皇上,他不会扶持顺阳王做储君,护国公府没有这个野心。

达到目的了,护国公还装模作样来了一句,“大哥,这太委屈……。”

庞大老爷都快恶心死了,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无能,到别人手里的爵位,人家怎么可能会还回来?

实在不想听,庞大老爷打断护国公道,“没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我相信羿儿能凭自己本事建功立业,就和当年的靖安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