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下午还是晴空万里。到了傍晚,厚重的乌云便像史前怪兽翻滚着吞噬了天空中所有的亮光。

“该死的连雨季。”王军嘟囔着。

六甸城的雨季有一个多月长。对于长年干爽,清凉的北方人来说,闷热,潮湿,每时每刻都从汗毛孔往外冒汗的连雨季简直能要人命。快晚上八点了,没有一点饿意的王军还是强迫自己吃了碗面,面刚刚下肚,雨点便稀疏的落了下来,劈里啪啦的打着铁皮房吧达吧达直响。王军躺在床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电视,熬着时间。晚上十点半要进行最后一次检查。

王军在一处建筑工地值勤兼打更。因工地有几户人家一直没有签搬迁协议,不肯搬走,公司等了快一年了也无法开工。其实王军知道那几户人家不肯搬走与老板是有关系的。每每拆迁的人一来,这几户人家的人便手挥菜刀斧头,与之对峙。政府怕闹出事儿,只好退让。就这样,一拖就是近一年。这一年房价涨了一千多。老板已经明确向政府保证:人员设备随时待命,一旦拆迁完成,即刻进场。待命的设备是一架折开的塔吊,人员是王军。王军一方面待命,一方面照看设备。

公司老板孙富国对王军很好,差不多当自家的子侄看待,王军与孙富国的儿子孙晓宝是小,从小学,中学,高中一直都是同学,王军学习好,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矛,孙晓宝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在后三名徘徊,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友谊。王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六甸城唯一一家大型国企上班,让孙富国好生羡慕,虽然孙富国已经成功由孙头升格为孙总。娶妻,生女,升职,王军在单位展的很顺利。就在王军对前途充满憧憬的时候,国企改制,减员增效之风席卷全国,王军夫妻连同上千名同事一起被几百元一年买断了工龄,一夜间由让人人向往的国企员工变成了自由职业者。自谋职业,自谋出路,说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是万般艰难。六甸城只是一个小县城,如何容得下上千的下岗工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王军卖过鞋子,摆过菜摊,开过烧烤店。古话说的好:百无一用是书生,三年下来,王军前后做了十几样小买卖,都以失败告终。做买卖不成,王军只好老老实实地打工。王军为人忠厚义气,老板也好同事也好都喜欢与他相处,只是王军虽然是大学生,文化水平高,但在单位一直做管理工作,没什么一技之长,只能干些出大力的活儿,活儿累不说,工资还少。孩子一天天大了,自秋天上初三后,各种补习费练习册钱直线上涨。王军俩口子在单位只是普通的职工,没多少积蓄,下岗后更是艰难,虽然极尽节俭,日子还是日渐拮据。贫贱夫妻百事哀,原本人人夸赞的一对夫妻,现如今变的矛盾丛生,口角不断。最终俩人因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场后分手了。没多久妻子江明便会同几个同事一起去了南方,从此谙信全无。有一次女儿王玉实在想mā mā 了,王军就带着女儿到岳父家,希望能得到些孩子mā mā 的消息,但二老闪烁的目光和吞吞吐吐的言词,让王军明白,江明不想再与王军fù_nǚ 有任何联系。

俩人分手后,全部的压力都落到了王军头上,除了白天的工作,王军又兼了份出租车替班的活儿,跑晚上九点到凌晨二点。晓宝听说后大为光火,跑到王军家指着王军的鼻子一顿臭骂:“你自己不知死活也就罢了,你女儿咋办?要不现在我就领走,给我儿子当童养媳。”

当晚晓宝领着老爸孙富国又来到王军家,一进门,孙富国就拉着王军的手满脸惭愧地说:“你的情况晓宝都对我说了,叔对不住你啊,”

王军那受得了这个呀,一个劲的摆手道“我这不挺好的吗,孙叔您这是说哪儿的话呀。”王玉见孙爷爷和宝叔来了,急忙放下作业跑去烧水沏茶,晓宝一伸手把王玉拽了回来,“没你的事,写作业去。”小丫头只好又回到桌前坐下,继续学习。

王军搬出三个塑料凳,三人在窗边坐下,孙富国瞅了瞅晓宝,然后对王军说:“军子啊,你和晓宝虽然不是亲兄弟,也不差次(东北方言:不次于)亲兄弟,你过的好,叔高兴,你有难处,叔也不能看笑话。今天叔就拍板做主了:明天到叔那去,帮叔。白天你是公司的驻场代表,晚上看摊,也是两份工资。家里有事尽管去忙,小玉学习好,别耽搁了。”

王军一听就急了,便宜也不是这样占法啊。

孙富国冲王军摆了摆手,“细说起来还是叔欠你的啊,晓宝性子皮(野),如果不是一直和你要好,恐怕早下道了(学坏了),孩子的学业重要,就别跟叔推了。等孩子上大学了,你去还是留,叔不管。”

王军没法推,也不能推。王军叫出女儿王玉,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给孙富国鞠了一躬。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雷声和闪电时隐时现。王军看了看表,十点多了,穿上雨衣、水鞋,拿上手电筒,一头扎进雨幕中。塔吊堆在板房前不足5o米的地方,工地在雨水的浸泡下一片泥泞,王军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堆放塔吊的地儿,用手电筒照了一圈,没现什么异样。这玩意没人偷,也偷不走。

回到铁皮房,王军取出笔,在巡查记录上记下这次的巡查情况。收好巡查记录本,王军今天的工作基本完成,抬头看看墙上的钟,十一点多了,已是子夜,王军的修炼时间到了。

王军修炼的是一部叫《子午注流》的道家功法。已经炼了二十多年了。说起来这部功法与孙家父子有关,二十多年前,王军刚上中学,城北山上的道观遇仙宫翻建,孙富国包工。折旧房子时,破经烂本丢得到处都是。仔细的孙富国搜罗了两麻袋带回家做引火纸。王军正好在孙家玩,看到两袋子书本,就和晓宝倒出来翻看,结果就现了这部道经。道经由两部分拼成,前半部就是《子午注流》这部功法,已经有些残破。后半部明显与前半部不是一个年代的,书写的文字比较特别,是一种叫鸟虫篆文的先秦古文书写的,并配有许多奇怪的符文图形,书写的材料亦十分特殊,非纸非锦,色泽淡黄,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损伤。另外还有一个旧笔记本,厚厚一本都是关于针炙方面的内容,末了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有关奇闻的东西,是一个自称药山张天想的人写的,一手行楷清秀飘逸,让王军爱不释手。叫晓宝一起来看看,可晓宝对一切文字性的东西都有抵触,根本没兴趣。

当时武侠之风正盛,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书风靡一时,王军和晓宝都是铁杆武侠迷。晓宝更是对古龙情有独钟,上下学从来是书不离包。如今见到传说中功法,王军自是如获至宝。

将经书带回家,王军立刻研究起来。经书的前半部文字不多,全部共五页,全文用繁体字手书,配有九幅经脉图画,王军了用一下午查明白每个字的含义。单个字是明白了,可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王军翻来覆去的折腾了三天,也没折腾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心一横,就按着自己的理解开始修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侠热退温,王军早就放弃了那些可笑的执着。只是每次打完坐后,精神和身体感觉都很好,这些年也就坚持下来了。至于每日子时、午时修炼两个时辰,王军加起来也没坚持上一个月。之后每天想起来了,就打坐一会,忘了就拉倒。

就这样断断续续炼了近十年,王军大学都毕业了,终于炼成了第一层,打通了一条经脉。

按经书的说法,此为炼气一层。炼气期共分九层,每打通一条经脉,就炼成一层。

修炼《子午注流》功法的最佳时间是每日子时和午时。阴阳交汇,天地灵气活跃,吸纳效果最佳。王军进入炼气一层,说明王军有灵根。《子午注流》在页就注明只有身俱灵根之人,才能修炼。能修炼的人又称修士。不同的灵根的人会修炼出属性不同的真气。炼气期之后是筑基期,但《子午注流》只有炼气期的修炼功法,没有筑基期的修炼功法。

又过了近五年,第二条经脉打通。王军进入炼气二层。进入炼气二层后,王军虽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身体素质感觉提高了不少,一年到头很少生病,仅这一点就让王军非常满意。前二层的效果不错,王军很期待第三层能带来什么惊喜。

现在第三条经脉的前几个穴位都已经打通,还剩下最后三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