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人宰割(1/1)

夫妻俩不齐心,蒙夫人在蒙也走了之后,左思右想许久,还是觉得不对劲。

蒙也这个人武将出身,只知道冲锋陷阵,从来就没有什么深谋远虑,但她不一样,后宅争斗过来的,很擅长从一些蛛丝马迹中看出不对劲。

当初就有人曾经劝说她,查一下蒙小福的过去,被她反驳了,那时候她觉得若是真查出什么反而难以收场,横竖小福一个姑娘家,荆棘镇又是那种小镇,能有什么事顶多也就是一些风月事件。

定王爷早些年曾经四处游历,到过荆棘镇,见过小福也说不定,这些跟她关系不大,就算小福之前跟定王爷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过男女间的一点事,如今两人都已经成婚,真要被人翻出来,也顶多背后嘲笑两句,无伤大雅。

但现在她不这样觉得了,人过去的一些经历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性情,若是小福在荆棘镇真发生过什么过得艰难,心底不会没有怨恨。

再想想,之前去迎接小福的下人在劫匪挟持的时候死得差不多了,当时她也并没有多在意,遇上这种祸事,也是没办法的,意外而已,也不在意小福这样一个庶女,只是观察了几日小福的举止言行,大致的判断一下这个庶女士什么心性,说亲的时候方便一些,顺便就积点功德,当作是做件好事。

而之后的一切,犹如做梦一般。急转直下,转眼间,小福成了尊贵的定王府,他们夫妻反而要看小福的脸色行事,很多事就根本不敢想了。

可现在从开始一桩桩一件件想起了,似乎哪里不对劲。

到底哪里不对劲,蒙夫人也说不上来,蒙也不让从她去荆棘镇,她也不敢私下决定。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平mā mā 进来了。送进来一些新鲜的山梨。

这山梨是燕城附近山上的特有的一种野果。个头小,但却非常清甜,蒙夫人自小就特别喜欢吃,只是这东西难寻。偶尔就有樵夫在山上砍柴采到。拿到市场上卖。或者说拖庄子上干活的佃户们但凡上山采到,就给她送来一些。

想想好久没迟到了,出了那么多事。哪有心情找什么新奇果子。

平mā mā 也算是跟了蒙夫人很多年,知道蒙夫人的喜欢,笑着道:“夫人,常常看,这山梨据说早上才从山上采下来的,新鲜着呢。”

蒙夫人虽心烦,但看到平日最喜欢的水果,还是忍不住哪去来,尝了一口,果然清脆甜美,随口就问:“这是那买的”

平mā mā 道:“这不是买的,是阿兰送来的。”

“阿兰”蒙夫人怔了一下,想不起来阿兰是谁。

平mā mā 看出来,急忙解释:“就是以前二小姐刚回来之时,派去伺候二小姐的一个小丫鬟,后来因为二小姐的贴身丫鬟橘子失踪之事夫人将她嫁到了乡下,她如今在乡下过得好,男人有几亩地,又勤快,日子过得很是红火,隔段时间她们两口子就进城来买点山货,顺便来府里看看,这山梨就是她送来的。”

小福身边的丫鬟,蒙夫人一下子想起来了,当时为着橘子的失踪,这丫头在小福面前闹过一次,是小福让给她寻个好人家嫁掉的。

因着橘子的失踪,她还觉得有些胆寒。

“快,去把阿兰叫进来,我有话问她。”蒙夫人想起什么,急忙吩咐平mā mā 。

平mā mā 看蒙夫人如此着急的样子,不敢怠慢,立即就出去寻阿兰。

阿兰是个孤儿,从小在蒙府长大,没什么亲人,就是在蒙府认了个干娘,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丫鬟,每次来都来看看,在外头给主子请个安,给干娘送点东西,送我就走的。

平mā mā 带着人追到城门口,这才把阿兰给追了回来。

带着忐忑不安的阿兰进屋。

蒙夫人示意平mā mā 出去,她有些话单独问阿兰。

阿兰见着阵势,有些害怕,一下子就跪下了。

蒙夫人尽量和善的道:“阿兰,你不要怕,唤你来,是有些事想问你,你一定要实话实说。”

阿兰拼命点头:“夫人请问,奴婢不敢隐瞒。”

蒙夫人这才道:“你就说说,当日,你们一行人随着魏mā mā 去迎接二小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形。”

“就是到荆棘镇将二小姐接回来啊。”阿兰傻愣愣的回答。

“我是问你们第一眼见到二小姐,是什么样子”蒙夫人尽量提醒阿兰。

阿兰拼命想了半天,这才道:“是魏mā mā 进去叫门,然后进去之后二小姐就出来,然后我们就上了马车回来了。”

“什么”蒙夫人眉心一跳,“你们没有一起进二小姐的住的屋子”

阿兰直说道“没有啊,魏mā mā 说时间紧迫,让我们就在外头等着,她自个进去,跟二小姐说话,很快的,他们就出来了,然后我们就走了。”

“你们一路上从燕城到荆棘镇,行了几日,怎么能不歇一歇”蒙夫人只觉得这非常奇怪了。

“没有啊,魏mā mā 不让歇着。”阿兰傻傻的说着。

“为什么”蒙夫人皱着眉。

“魏mā mā 说要赶时间,免得老爷夫人久等。”阿兰拼命回想,事情已经过了很久,很多事她都想不起来了。

“也就是说,除了橘子和小福,你们没有见到任何人么”蒙夫人赶紧又问。

阿兰想了半天,摇摇头,“没有。”

“小福身边不是该有个老嬷嬷么就算不跟着一起回来,那老嬷嬷就没送小福出门”蒙夫人更觉得怪异了。

阿兰又傻傻的摇摇头,“奴婢没有见到。”

蒙夫人这下知道哪里不对劲了。

她对小福根本就一无所知。而知道小福在荆棘镇这些年发生什么事的人,橘子失踪了,连开头去迎接的魏mā mā 也死了,在遇到盗贼之前就死了。

根据阿兰的说法,魏mā mā 就是唯一一个进到过小福院子里的人,那么巧,她就被惊马拖死了,之后橘子也不见。

这样一细推敲,知道小福过去的人根本就都不存在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

“魏mā mā 死之前有说过什么么”蒙夫人想了许久,又问出了这个问题。

阿兰低下头。脸上露出了惊惧之色。紧接着摇头。

这惊惧之色看在蒙夫人眼里,蒙夫人又误会了。

之后她没有再问阿兰太多,为了避免引人怀疑,打赏了阿兰一匹布。当作是送梨的奖赏。然后就让阿兰回去了。

第二日。蒙夫人又找了个借口,寻到一个当日也一起去接小福的婆子,询问当日的情况。

那婆子说的跟阿兰的大同小异。都是说跟着魏mā mā ,就只有魏mā mā 一个人进到屋子里,没过多久,二小姐就带着橘子,提着一个小包裹出来了,没见到屋子里有其他人。

至于魏mā mā 的死,真就是马受惊被拖死的。

蒙夫人觉得婆子的话不太可信,毕竟她们只是一些下人,知道的不是很清楚。

真要眼力好的,还得找当时的那些护卫,护卫们行武出身,有些事看得比较清楚。

可这一寻之下,不由得吃了一惊,当时的护卫车夫在遇到劫匪的时候,死伤大半,仅存的几个,在这一年里,都因着各种原因,离开了蒙府,如今想要询问,居然一个人都找不到了。

蒙夫人的举动瞒得了别人,却瞒不过平mā mā 的眼睛。

平mā mā 在蒙夫人想要派人去外头寻那些护卫的时候,赶紧劝道:“我的夫人,您这是要做什么呢好端端的,干嘛要寻这些人”

蒙夫人不想要告诉平mā mā ,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但这事只有她一个人办不成,现在身边也就平mā mā 一个得力的了,只能对平mā mā 道:“我只是有些疑惑小福有些不对劲,我也是担心她,怕她因着过去的事,对蒙家有什么心结,就想要找一个过去的人问问,看看有没有什么误会。”

蒙夫人的这番解释并不能让平mā mā 信服。

可做下人的根本不能质疑主子,本来主子说什么下人做什么就是了,可平mā mā 想到事情跟二小姐有关,就害怕,又劝:“夫人,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您现在这样若是让二小姐知道了,误会了可怎么是好”

蒙夫人看着平mā mā 的眼睛,问道:“误会了又如何”

“这会伤了母女之情的。”平mā mā 避重就轻的说着,眼神里却流露出了一丝恐惧,她最害怕的就是跟二小姐有关的事。

平mā mā 的恐惧让蒙夫人看了出来,她盯着平mā mā 看了许久,只看得平mā mā 觉得全身不对劲,这才问:“平mā mā ,主仆一场,你觉得我对你如何”

“夫人对奴婢恩重如山。”平mā mā 想也不想就回答。

回答的太快,蒙夫人并不相信,可她并不是真想要知道平mā mā 如何想,只道:“既然如此,我就问你一件事,你可要实话实说。”

“夫人只管问,奴婢不敢隐瞒。”平mā mā 此时此刻只能这样回答。

蒙夫人这才问:“你害怕,你在害怕什么我要听实话。”

平mā mā 慢慢的跪了下来,诚恳道:“夫人,奴婢跟在您身边那么多年了,就说句心里话,奴婢就只想要好好的安度晚年二小姐,之前接二小姐的魏mā mā 死了,窦嬷嬷奴婢也不知道怕什么,就是害怕。”

“我明白了。”蒙夫人慢慢闭上了眼睛,是的,如今的情形,是人都害怕,小福身边的人一个个不死了,就是失踪,也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让人就有些忽略了。

正是因为多数人都有着明确的死因,一时不惹人怀疑,但抛开那些死因,但看结果,却是很骇人的,小福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伺候的长久的,别说身边的下人,就是那些与她打过交道的,甚至说得罪过她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胡家是头一个想要算计小福的人家,现在的胡家,丑事一件接一件,胡七小姐死了,胡大夫人瘫倒床上,胡侍郎因着这些内宅之事,被御史弹劾了好几次,胡家眼看着都快要倒了。

还有那些听闻在宴会时刁难过小福的,比如文郡王府,请小福赴过宴,多有怠慢,在然后就是秀文县主,秀文县主当初在胡家也是陷害过自己女儿等于是陷害小福之人,然后瑞承王府的三夫人宁氏,更是把娘家妹妹送进了定王府,到了最近的董桂凤,对了差点忘记,在小福嫁入定王府之前,送美人给定王的权三老太爷。

这些人居然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绝对不是巧合。是小福在暗中谋划,铲除掉对她有威胁的人么

小福一个人会有那么那么大能力,断断时间内扳倒了那么多府邸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蒙夫人直觉好像有点不太可能,但就算这些不是都是小福做的,哪怕有一半跟她有关,也是很让人觉得可怕了。

这些巧合太多了,就让人不得不起疑心,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是蒙家么相比之前的那些,蒙家对小福的伤害不是更大么若说小福有报复心,那么第一个该报复的难道不是蒙家

蒙也当年将亲生女儿扔到了乡下自生自灭,之后又接回来,因着这个女儿对他仕途有阻碍,就想要杀掉亲生女儿。

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人都会有怨恨吧。

当初她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相信小福,后来的一切,小福对雁儿的帮助,让她又渐渐降低了戒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蒙家大事小事,她都跟小福商量,对小福言听计从,甚至几个儿女的亲事也听从小福的安排。

似乎一步一步走进了别人设好的圈套,如今猛然觉醒,发现身边一个筹码都没有了,好像别人一句话,就能将偌大的蒙府连根拔起一般。

蒙夫人只觉得危机在一步一步的逼近,整个蒙家成了别人案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