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1/1)
一遍,那是萧何的字迹,和他此前送解药到京中时书信上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萧何已经回来了?
她震惊的望向渭河沿岸那黑压压的一片兵马,看不清任何一个人。
他才刚刚大婚,这么快却已经回到了边界?他想做什么?
想到大婚,秦桑心中猛地一阵刺痛,赶紧深吸了一口气定神。
“他们要我们用连允……来换潼关?”
朱奉安在秦桑身边也已经看见了帛书上的字,像是不敢置信一般迟疑着问道。
秦桑没有说话,她在脑中飞快的盘算着萧何的意图。
这信中的意思是,只要他们交出连允,南渊便会退兵,放弃潼关。所以他们留下北门传信,以便秦川派人去京中把连允接到潼关。
可是,这可能么?
除北门外,南渊大军将这潼关城围得水泄不通,即便是他们真的将连允交出来,如何能保证南渊就会退兵?
一旦押解连允的牢车接近潼关,南渊说不定就会立刻动兵直接劫囚,到了那时,秦川手中可就再无任何筹码了。
秦桑正想着,方才派去查看军粮的兵士已经到了城楼之上,秦桑看见他,急忙问道:“如何?”
那兵士仿佛十分担忧,摇头回禀道:“粮草已经不多了……”
秦桑看他这样子,不有些恼火:“不多是多少?还能维持几日?”
兵士垂下头顿了顿,抬起头沉重道:“最多三日。”
三日。
秦桑心中彻底凉了下来,即便他们真的派人去京中接来连允,也绝不可能三日内就完成,况且,用连允来换潼关城,根本行不通。她有些烦躁,抬眼看向远处围城的兵马,静了许久,忽然转头对朱奉安道:“即刻从北门出城,向西北方向行进,遇到山林尽量从山中绕路,甩开南渊哨骑,然后折往西南,去渭北,通知应公子来援。
”
朱奉安先是一愣,而后立即明白了秦桑的意思,抱拳答道:“末将遵命!”
说完,他便转身急急下了城楼。
倪镜此时也明白了秦桑的用意,她借着北门未被围住,让朱奉安出城去带消息,南渊会以为他们真的是派人去京中接连允。
朱奉安毕竟是秦川人,比南渊大军更了解秦川地形,借着地形甩开哨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等到应清援兵到了,他们便可开城与应清里应外合,夹击南渊。
秦桑吩咐好了这件事,又转头对倪镜道:“接下来的几日,全军由三餐改为两餐,再以朝廷名义在城中征粮,在援军来前,应该还能撑上几日。”
说完,她又像是有些不放心的补充道:“记住,切勿与百姓发生冲突,征粮时要给凭证,若是遇上穷苦人家,切莫强行夺取。”
倪镜点了点头,他明白秦桑的意思。
大战在即,失什么也不能失了人心,尤其是在边界,百姓本就忍受了长久战火,惶惶不安,一旦民心撼动,有了异心,千里之堤都可能毁于蚁穴。安排好这两件事,秦桑心中微微安了些,她知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朱奉安将话带到渭北,等待师兄领兵来援。
正文第一百八十六章篝火星河,物是人非
回到城下府中,几人皆是沉默不语。
秦桑知道,既然南渊已经送来消息,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立刻攻城,这虽是给他们留下了喘息的时间,却也是一条死路。
粮草尽断,拖延对他们来说,毫无助益。
秦桑想不通,萧何四日前才刚刚大婚,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回到边界?从襄陵到柴阳,不眠不休也要奔波四日,难道他大婚当夜就已经出发了?这怎么可能?
若真是如此,他这样心急的来攻潼关,到底为了什么?
秦桑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却仿佛十分游离,看不清晰。
小九早已闻讯到了正厅,看见秦桑与倪镜皆是呆坐在那里,一时间也不知要说什么,只张了张嘴巴,却又没有发出声音,最终还是默默坐在了一旁。
一旁的倪镜沉默许久,忽然转头对秦桑道:“秦将军,你说这萧何大婚的消息,会不会根本就是个幌子?”
秦桑闻言,震惊的看向倪镜,心中却是“咯噔”一下。
幌子?难道萧何从始至终根本没有回京大婚,那只是南渊传来的假消息,想让他们误以为萧何不在柴阳?
可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好借机围城么?
这样一想,秦桑倒觉得确实可以说得通,可是她还是有一些不解。
“想让我们误以为他不在柴阳,任何一个由头都可以,为何偏偏要以大婚为借口?这样一来,举国皆知长公主大婚,日后如何撇清?难道为了迷惑我们,齐王会连长公主清白也不顾了么?”
秦桑接连问完这些,心中的异样却越发浓重,她惊讶的发现,自己虽然一直在质疑,却更希望自己的质疑被反驳。
她希望这是真的,希望这……真的只是一个幌子。
倪镜抿了抿嘴,皱眉挠了挠下巴说道:“虽说我也觉得这很蹊跷,但从襄陵到此至少四日,若他真的大婚,便是大婚当夜就必须出京来此,你不觉得成婚当夜就离京更加诡异么?”
秦桑静静看着前方,细细想了想,却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她皱了皱眉,撇开杂念缓缓说道:“除非……他在赶时间。”
“赶时间?”倪镜转头看向秦桑,十分疑惑:“赶什么时间?”
秦桑目光停滞在某处,一字一顿说道:“渭河冰期。”
倪镜恍然大悟,震惊了片刻,缓慢的点了点头。
没错,若是萧何真的回京大婚,又在大婚当日就急切赶回柴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的时间非常紧迫。
如果他的目的就是围堵潼关救回连允,那么让他觉得时间紧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渭河冰期就快要结束了。
如果不能在渭河融冰之前围城,往后想要渡河便要借助船只,那么很可能还没渡到一半,就已经被秦川万箭齐发给拦截了。
想到这些,秦桑基本能够将事情理清了,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