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1)

迂腐。”

“再然后呢?”应清的情绪倒是没有什么变化,这些,本就是意料之中的情形。

秦桑接着答道:“后来,太子出言相助,恒王见太子所说与董并不相同,便顺势中立,说此事日后再做定夺。”

“哦?”不知情的萧何听见秦桑说太子竟会出言相助,很是不解:“太子先是邀你同乘,又为你出言相助。”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眼前二人:“你们,与太子有交情?”

秦桑摇了摇头,坦言相告:“太子之所以会出言相助,其实并非是为我,而是为了秦川百姓。”

听秦桑这么一说,萧何也是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他缓缓点了点头,片刻之后,理清了思绪开口道:“如今看来,其实百官之所以会对你百般阻挠,并不只是因为你的出身,他们更在意的,仿佛是你与太子同乘这件事吧?”

“没错,此刻他们大概都以为,我是太子府的人。”秦桑答道。

“那我就不是很明白了,”萧何皱了皱眉,看了秦桑一眼,又看向应清:“既然让人怀疑她与太子的瓜葛非但对你们没有丝毫帮助,反而还会生出百般阻挠,又为何偏要在此时做出这样的假象?”

萧何顿了顿,又紧接着说:“哪怕是让别人以为她所靠之人是二皇子,或是大司马,也不会像选择太子一样,有这么大的阻力吧。”

应清平静的看着萧何,沉默了许久,才淡然却又坚定的回答道:“因为只能是他,非他不可。”

“为何?”自从第一次与应清交谈之后,萧何就知道此人心中对所有的事情仿佛都有自己的计划与方式,如今他既然这样做,就必是有一些不得不为之的缘由。

应清淡淡看了一眼秦桑,见她也是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己,轻叹了一声,解释道:“卫岚在朝中一直没有选择自己的阵营,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此时恒王正当壮年,过早的选择支持任何一位皇子,都是在赌。未来变数无穷,像卫岚这样中立,反而会令恒王另眼相看。而他虽然在有些事情上会选择委身寻求我的意见,但这不代表他就会信任我。若是由我向他推荐秦桑,他对秦桑的看法,就未可知了。”

萧何点了点头:“这么说来,卫大人确实可以不去考虑了,那么,二皇子呢?”

应清没有迟疑,接着答道:“我也并非没有考虑过二皇子,但是你要知道,二皇子声势虽大,却正因如此,我更不能选他。”

“此话怎讲?”萧何问道。

“君主之道,讲究权宜制衡。二皇子现下已经有了相国大人和朝中众位老臣的支持,又有梁妃在后宫斡旋,他唯一缺少的是什么?正是兵权。若是将秦桑带到他的面前,由他引荐给恒王,怕是比任何人引荐都更让恒王忌惮。试想,一位什么都有了的皇子,接下来,还会想要什么呢?”

“皇位。”萧何脱口而出,与秦桑两人都已是恍然。

“没错。”应清见两人都明白了,便也不再多说。

从一开始,应清就在为秦桑寻找一个适合的“靠山”。在了解朝中局势之后,他便试着与卫岚、太子和二皇子分别浅浅接触了一番,在试探中,他排除了中立的卫岚,也排除了树大根深的二皇子。

最后,他发现这个“靠山”必须是太子,也只能是太子。

于是,他下了太子所赠的宅院,也暗中帮助太子解决了不少难题,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待秦桑有机会进入朝堂,能得其相助。

三人都沉默了一会,萧何与秦桑还在回味这当中的玄机,还是应清率先打破了这种沉默:“散朝后,太子可有再嘱咐你什么?”

秦桑抬起头来,回忆了片刻,才点头道:“对了,他对我说恒王并不在意出身,因此提到了萧皇后,还有……陈妃。”

“陈妃?”应清微微疑惑了一下:“为何会提到陈妃?”

“他说陈妃与恒王的故事,在民间算是个传奇,还让我回来再细细问你。”秦桑如实回复道。

应清微微偏了偏头,思索了片刻:“这位陈妃,我还真的未曾细细了解过,只知道她是恒王一次围猎时带回宫中的民间女子。”

他又细细想了一下,似是得出了什么结论:“或许太子只是想告诉你,她一个民间女子尚且能够入宫为妃,你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出身吧。”

“陈妃……”一旁的萧何食指弹了弹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个故事,我倒是有所耳闻。”

正文第二十一章陈妃传奇,应清探访

秦桑偏头看去,见他真的一副认真回忆的模样,笑道:“果然还是萧公子对这街头巷尾的民间轶事有研究。”

萧何懒得理他,自顾自的想了一会,开口说道:“传说,很多年前……”

“很多年前是多少年前?”秦桑调侃道。

萧何白了她一眼,看向应清道:“你这个师妹,怎么与你竟能相差如此之大?当真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秦桑不屑的一笑:“你那位同门,人家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南渊大将军了,何曾像你这般游手好闲?”

萧何深吸了一口气,摇头叹道:“行行行,你说的都对,那你还要不要听故事了?”

秦桑满意一笑:“说吧。”

萧何撇了撇嘴,继续说道:“很多年前,我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有一次恒王出城围猎,在山中被猛虎惊了战马,他急勒未停,瞬时间就已经到了一处山崖。”

“眼看着就要坠崖而下,谁知崖上竟站着一位姑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位姑娘伸手拉住了随马下坠的恒王,将他拽回了崖顶”

“但姑娘也因此受惊昏厥,恒王便将她带回了宫中。不久之后,突然将她册封为妃。”

秦桑明明听得有些入神,见他停下,却又嫌弃道:“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被你说起来简直味同嚼蜡。”

“这不是重点。”萧何随意道。

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接着说道:“按理说,皇上封谁为妃并不是什么轰动朝野的事,可这陈妃出现的未太过蹊跷。于是,满朝文武纷纷上奏称此女子来路不明,劝恒王勿要因其一次救驾而失了分寸。而这恒王的答复,却叫人瞠目结舌。”

说到这里,萧何扫了一眼秦桑,见她满是期待,竟故意停下,吊起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