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1)

俘问题的谈判可说是在乌云满天中进行的。双方多次大动肝火,时而争,时而吵,时而斥骂,充满

了离奇曲折,使谈判常常走进死胡同中。谁也不能说这是一个简单问题的谈判。美国拒绝遣返任何一个不

愿重回共产党统治下的战俘,而共产党却坚持要将自己的人员全部遣返回去。

美国利用战俘问题进行fǎn gong宣传,向世界表明共产党国家的公民有许多对被遣返重回共产党统治下,

要进行武力反抗。美国这样做,是出于对共产党人一切事物的憎恨,也可说这具有道德色彩(因可说明美

国主张自由选择),但这样做却为美国带来极为沉重的包袱。

首先,美国是1945年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第118条明文规定:“战争结束,战俘应该毫不迟

延地予以遣返。”美国虽未批准这一公约,但在1950年7月4日,美国却通知红十字会说,它愿意遵守该公

约。日内瓦公约有关战俘的条款是旨在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行为的再出现。苏联曾将上千万战俘多

年扣押在劳改营中不予遣返。参加日内瓦公约会议的代表们没有提出战后大量战俘可能有不愿回国的问题

。美国在停战谈判的早期,主张尽快一对一jiāo换战俘,因为联合国军掌握的战俘数量比共产党多好几倍。

这种一对一jiāo换的概念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可在当时,谁又曾考虑到后来俘管当局要甄别所有战俘,问

他们在战后宁愿不回家的事呢。后来甄别却真的发生了。

美国关于战俘的立场无疑拖延了停战。联合国军第一位首席代表、海军上将乔伊说过,美国主张不自

愿遣返战俘,使他们付出了多打一年仗的代价。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联合国军在战斗中的死伤人数,远

比不愿遣返的战俘要多得多。由此看来,战俘问题形成的所谓道德价值是极其狭隘的。难道应要求部队为

国家怜惜前敌军士兵可能遭到的厄运,而继续打下去,并使一些人阵亡吗?且不说美国曾答应要遵守日内

瓦公约,难道美国人应该为前敌人的自由选择而牺牲吗?

此外,美国这一立场又使得所有战俘美国的,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的,北朝鲜、南朝鲜和中国的战

俘,都得在问题解决之前,被额外多关押许多时日。

令战俘选择这一想法,是陆军心理作战部长罗伯特?a?麦克卢维尔准将首先提出来的,他向柯林斯

将军建议说,中国俘虏中不少人以前是guo min dǎng的士兵(有很多这类人),因为是投降过来的,因此害怕受共

产党处分。他建议把这些人设法遣返到台湾。柯林斯把这件事转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坚持说既然台湾仍

然是中国合法的一部分,这样办也算符合日内瓦公约!柯林斯又补充了一条建议,说一切敌军俘虏都不应

该让其回到共产党的统治下。就在这时,麦克卢维尔将军又向李奇微请示,问俘虏们是否可按他们的意愿

划分。很清楚,这就是实行自愿遣返政策的第一阶段。

李奇微并不太支持这种想法。他指出要是全面和平解决,日内瓦公约自然要求遣返全部战俘。正是因

为这一点,他说他打算甄别,以便把现按战俘看管的4万名南朝鲜人送给南朝鲜政府。这些人原是被北朝

鲜人俘虏后,强行编入北朝鲜jūn_duì ,又被联合国军俘虏的。南朝鲜认为这些人不能被看做是俘虏。这个步

骤,显然是对战俘身份不明确这一类人的解决办法。对于确是敌军士兵而被看管的战俘,不论其个人对被

遣返抱什么样的态度,这项计划也不算合法。

这时柯林斯将军的提议已被送jiāo给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战略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51年6月18日

起草了一份致李奇微的电稿,问他是否同意在征得战俘“完全同意”之前不遣返战俘的原则。李奇微的答

复是,这样的政策符合人道原则,但却开创了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先例,而且会在将来的战争中阻碍美国战

俘归国,并为当前敌人提供宣传材料。

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把这件事提jiāo给国防部长。当时罗维特是代理部长,但在马歇尔辞职前已被提名

继任部长。罗维特又把这项提案提jiāo给了国务卿艾奇逊。艾奇逊与李奇微持相同的理由,于8月27日表态

,不赞成自愿遣返,认为这违犯了日内瓦公约。但艾奇逊一贯圆滑,当即建议对那些不愿回家的战俘采取

宣誓释放的办法予以处理,这就搅混了水。日内瓦公约中有宣誓一说,但与艾奇逊所建议的形式根本不同

。不过他的这一主张却叫美国领导人考虑后搁置到一旁。

罗维特部长的意见是,美国既然出于人道主义关心战俘,就不应该用我们战俘的福利为代价进行讨价

还价。柯林斯在读完艾奇逊的答复后改变了想法,并劝说他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同行们撤销自愿遣返主张。

因为只有坚持日内瓦公约,在朝鲜战争和未来战争中,才真正有指望要回自己的战俘。

前述关于战俘自愿遣返的整个想法,到10月29日杜鲁门总统意外地过问这件事时,好像很快就要消失

了。在他与当时的代理国务卿詹姆斯?e?韦博谈话时,他说如用联合国军的全部战俘去换共产党的全部

战俘那就太不公平了,因为联合国军看管的战俘数量要比共产党看管的战俘多许多倍。另外杜鲁门害怕共

产党战俘,特别是那些自愿投降过来及与俘管人员采取合作态度的战俘,会在回家后立即遭到处决。杜鲁

门对于共产党战俘遣返问题当时虽还没有做出决定,但他却明确反对以“全体”jiāo换“全体”的解决方法

。除非联合国军能得到从其他任何途径中得不到的一些对方的重大让步才行。

杜鲁门的观点影响了国务院和国防部。他们在11月期间起草的战俘jiāo换方案中,本来就包含有自愿遣

返的胚芽,该计划指示李奇微设法搞“一对一”jiāo换;如不行,就叫战俘们对遣返表态,按战俘的愿望达

成协议。 [ 译者注:这就是美国后来一再坚持的“自愿遣返”主张。 ]

共产党当然要求在停战后立即释放双方看管的所有战俘,而联合国军要求首先jiāo换战俘的名单。12月

18日,共产党在这方面让步了,双方jiāo换了名单。联合国军方面收到的数字惊人,共产党jiāo出的名单共有

11559名战俘(3198名美国人,7142名南朝鲜人,其余为其他联合国成员的jūn_rén )。联合国军方面的失踪人

数,美国为11500名,南朝鲜为8.8万名,因此就必然认为共产党应掌握比名单列出数多得多的战俘。

联合国军方面jiāo给共方的名单为132474名,其中北朝鲜人95531名,中国人为20700名。另外,还有

16243名原南朝鲜人,这些人是战争bào发后被俘而编入北朝鲜军的。但联合国军方面犯了一个大错误。它

在这以前曾多jiāo出过4.4万人的名单,这些人的名单是原先递jiāo给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的,其中大多数属

于原南朝鲜的居民而为共产党作战被俘的。对这些人联合国军已进行过甄别并重新做了分类。这件事在当

时给了共产党一个宣传上的把柄。他们利用这件事攻击联合国军,说联合国军扣留了他们4.4万人。联合

国军方面同样为共产党jiāo出的人数不够而感到愤慨,因此也谴责对方扣留了5万名联合国军和南朝鲜的俘

虏。联合国军代表团是根据战争初期北朝鲜广播中的数字,当时北朝鲜吹嘘说,他们在南进中俘虏了美国

和南朝鲜6.5万人。

关于战俘名单的激烈斗争持续了很多天之后才缓和下来。1952年1月20日,联合国军代表、海军上将r

?e?李比提出了一项联合国军基本提案,主张一对一地jiāo换战俘。直到联合国军所看管的战俘中所有愿

意释放的战俘被释放,及北朝鲜看管的南朝鲜人和其他外国公民被释放,然后再释放具有战俘身份而不愿

被遣返的所有战俘。第二天,共产党对这项联合国提案愤怒地作了全盘否定。他们称这项方案是联合国想

扣留他们16万人的卑鄙企图;同时说,释放与遣返决不是进行“奴隶jiāo易”。共产党从一切可能的角度攻

击联合国军方案。双方间又激烈争吵了有好几周时间。

第59章 战俘营风云

共产党对自愿遣返的愤怒无疑是出自内心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况,才使共产党在1952年初展开了

一次世界xing的宣传运动,指控美国进行细菌战。这次连珠pào式的攻击,是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首先

开火的。他攻击美、英集团,重复前些时间北朝鲜指控联合国军用qiāng弹散发du气的话。2月末,北京和平

壤广播电台同时谴责美国在北朝鲜境内,于1月28日到2月17日期间投掷带菌昆虫。这项指控被世界各地的

共产党通讯社拣起来,再大肆渲染,说什么用pào弹发shè带菌的苍蝇、蜗牛、老鼠等。美国否认这类指控,

但共产党的仇美运动,甚至于在国务卿艾奇逊要求国际红十字会到北朝鲜调查所谓疫情时,还在猛烈地开

展。国际红十字会于3月12日向朝鲜与中国政府提出要求,希望给予方便,以便到北朝鲜进行全面科学的

调查,但遭到拒绝。同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过调查,但中朝对其要求根本不予承认。到5月5日

,共产党宣传达到了高峰。他们从1月份打下来的两名美国飞行员那里取得了供词,他们说向北朝鲜投掷

了“细菌弹”。

细菌战运动到1952年中期渐渐平息下来。其所以如此,或许是由于到这时共产党人又有了一个宣传话

题,即所谓的联合国军对共产党俘虏所犯下的bào行。关于战俘bào行的说法是从2月18日开始的,当时双方

正在就自愿遣返战俘问题展开激烈争吵。北京和平壤是否在指挥战俘,其指挥又起了什么作用,至今尚弄

不清楚,但当时对联合国军的处境却造成了严重损害。

事件发生在巨济岛上。该岛靠近马山,位于南朝鲜南海岸附近。共产党战俘及新划分开的被拘平民,

都被关押在这座岛上众多密集的临时集中营房中。美国部队进入第62号营房,准备去重新甄别已由战俘划

分为平民的朝鲜战俘,其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区别愿接受遣返者。结果该营场5600被关押者中,有

1000-1500人用在营场内自制的长矛、小刀、带刺的钢鞭及石块等进攻美国jūn_rén 。美国人当即开qiāng。在混

战中,一个美国人被打死,38人受伤;朝鲜人有55人被当场打死,22人事后死亡,有140人受伤。

2月23日,板门店共产党代表团提出抗议,称这是“野蛮屠杀我方大量人员的血腥事件”。联合国军

代表团拒绝了这一抗议,理由是巨济岛事件是内部事务,它牵涉的是平民,而不是战俘。这样就激怒了共

产党,一个世界范围的宣传运动就展开了。范?弗利特将军撤换了原战俘营司令,改由佛朗西斯?t?杜

德准将继任。但事件仍在不断发生。远东司令部提出了证据,说在巨济岛及其他地方出现的sāo乱和别的问

题,是共产党高层领导所策划的,战俘是从带着任务自愿被俘的特务那里获得指示的,这些特务来到战俘

营后,还指挥杀害营场中的fǎn gong分子。

这时,整个2月份,在华盛顿一直就自愿遣返问题进行辩论,但最后却是由杜鲁门拿主意。对此事,

后来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正如我一贯所坚持的,我们决不能放弃站在我们和自由一方的南朝

鲜人。所以我现在决不同意违犯战俘意愿,把他们送到共产党统治下的任何解决办法。”杜鲁门后来还发

表过一项声明:“我们决不能用送人们去遭受屠杀或奴役作代价来换取停战。”

在关键问题上,谈判有好长时间没有一点实质xing的进展。除修复机场、战俘的自愿遣返之外,共产党

又添了一项争论的难题,要求苏联任中立国监督委员会委员,以在停战后保证北、南朝鲜不会增加军事力

量。联合国军不接受苏联,因为它不认为苏联是中立的,但对待这件事,联合国军的代表们却不愿公开说

出来。

3月13日,巨济岛上的警卫人员和俘虏又发生了第二次严重冲突。情况是,当时有一群和联合国军合

作的北朝鲜战俘,在出公差行经一个对联合国军持敌对态度的北朝鲜战俘营时,前面有一个南朝鲜军分队

也在经过,其实他们与出差并无关系。营场的战俘突然向合作的北朝鲜战俘及南朝鲜士兵扔石头。在没有

人发布命令的情况下,这些南朝鲜士兵转过身来就向营场内开qiāng,结果当场打死10名战俘,重伤二人,轻

伤26人。一名过路的美国军官也被打死。板门店共产党代表当即又把这说成为再一次野蛮屠杀。到了4月

28日,乔伊上将 [ 译者注:乔伊当时为中将军衔,可能后来升为上将。 ] 才最后向板门店共产党提出所

谓的“一揽子方案”。这个一揽子方案是谈判代表、李奇微、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杜鲁门政府中的官员经过

长时间准备的,旨在打破僵局。该方案提出只要共产党同意战俘的“不强迫遣返”,答应中立国监督委员

会成员能为双方所接受,联合国便同意接受在北朝鲜境内在恢复与重建机场方面不受限制的主张。在短暂

的休会后,共产党首席代表南日将军就说这没有用而加以拒绝。乔伊这时的答复是:这乃是联合国“最后

的不可更改的”立场。5月6日,李奇微发表一项声明说,和平的责任落到了共产党领导人的肩上。从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