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1/1)

路上尤其是在位于古土里和镇兴里之间的丰知岭关设置路障是再理想不过

的了。因此,师部的决策者们决定,驻守在镇兴里的第1陆战团1营必须沿主补给线向北进攻,扫除该关口

路段的障碍。为了保卫镇兴里,第10军从沿海地区调来一支人称“猛犬”的特遣队。这支部队全部由陆军

组成,包括第3师第7团的1个营,1个装甲pào兵营,几个工兵分遣队以及防空和信号部队。“猛犬”特遣队

清除了中国jūn_duì 设置的路障,于12月7日到达镇兴里。

撤退面临着另外一个潜在的灾难xing问题。在古土里以南约3英里半的地方,有一段路只有一个车道宽

,绕着陡峭的山腰而修,此处有一个日本人当年修建的水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就是在这里通过水槽或输水

管道把水输送到下边山谷的涡lún机里。中国人已经把建在这些水槽上的只有一个车道宽的桥梁zhà毁了两次

,陆军工兵们又两次把桥修好。现在传来消息说中国人又第三次把它zhà毁了,造成的断裂口达16英尺宽。

没有路可以从这里绕过去,也没有必要的设备和时间在山腰处再开辟出一条侧道。时间也不允许再建造一

座木栈桥。然而,要想把撤退部队的车辆、坦克和大pào运出去,就必须把桥上的断裂口接起来。要是没有

车辆和重型武器,部队就非常容易受到中国jūn_duì 的攻击。

幸运的是,在古土里有两辆运送踏板桥的卡车,可以把构件送到断桥边。但此时这里却没有修建踏板

桥所需的预制构件。怎样才能把构件运到古土里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空投。但这完全不是教科书上所教的

解决方法,因为无论是陆军还是陆战队,都从来没有空投过2500磅重、6英尺长的搭桥材料。为了检验这

种想法是否可行,工兵们满怀希望地用钩子把一些降落伞挂在踏板桥构件上,然后把它装到空军c-114运

输机上,并于12月6日空投到烟浦机场。但这次试验失败了:构件遭到严重损坏。

空运专家研究了这个问题,匆忙从日本运来了更大的降落伞。一个装配降落伞的陆军特别小组也同机

到达。在烟浦,一个工作特遣队干了一个通宵,把搭桥用的构件装上了8架c-119运输机。装上飞机的还有

一块用胶合板制成的中心板,这样,等踏板桥搭成后,不管多宽的车辆都可以从上面经过。工兵们只需要

建一座24英尺长的桥,然而,他们认为得空投2倍于此的构件,因为考虑到空投时会有损坏。12月7日上午

9点30分,3架c-119运输机出现在古土里上空,投下携带的搭桥构件。所有构件都安全落地,因为巨大的

降落伞使下降的速度放慢。中午时分,又有5架运输机进行了空投,其中一次投下的东西落入中国人之手

,一次投下的东西被摔坏了。不过,其余3次空投的东西都安全着陆。

从古土里开始的突围于12月8日展开,第7陆战团和配属的陆军营首先出动,以夺取古土里正南的主补

给线东西两侧的高地,而第5陆战团则前去抢占一个俯瞰四周的山头(即1457高地)。该山头位于主补给线

东面约1700码和村子南面5000码处。

凌晨2点钟,第1陆战团1营冒着bào风雪离开镇兴里向北运动,前去占领丰知岭关旁边主补给线上方的

山头,即位于路东边的1081高地。陆战队在冰天雪地里静静地向山上推进,81毫米和4.2英寸迫击pào和双

管40毫米自行火pào被调来支援他们。大雪纷飞,又缺乏空中掩护,这使陆战队感到震惊,而他们却获得了

巨大成功。他们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一个地下掩体区。当时敌人的米饭锅正在炉子上煮着,大吃一惊的敌人

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击溃。

1328高地位于古土里以南约2000码的道路西侧,是第7陆战团的第一个攻击目标。该团的第3营在此处

遭到中共部队轻兵器的猛烈shè击,陆战团从古土里撤出的速度因此而放慢。上午11点钟,第7陆战团团长

利曾伯格上校向3营营长沃lun?莫里斯少校提出建议,让他派第3连去进攻。莫里斯少校厉声回答:“3个

连都派上去了乔治连的50人,豪连的50人,还有艾特姆连的30人。就这么多人了。”利曾伯格上校压

住火气提醒说,整个营在激烈的战斗中损失巨大,所剩人数已远远少于陆战队的一个正常连。他把作为后

备队的第2营也投入了战斗,让其从侧翼进攻中国jūn_duì 。到下午6点钟,两个营已在山坡上会合。与此同时

,主补给线东边的陆军营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夺取了攻击目标,并继续向前运动与第5陆战团会合。第5陆

战团沿主补给线行进,然后进行了部署,向东面发起冲锋,夺取了1457高地。下午4点钟左右,陆军和陆

战队把中国人赶出了这座高地,并击退了中共部队发起的一次微弱反击。

12月8日夜,yin云散去。12月9日清晨,天气晴朗而寒冷。这一天也令1081高地上的第1陆战团1营士兵

感到有点失望。在前一天,他们到达了高地上的所有地方,只有那座俯瞰四周的最后主峰还没有拿下。在

其他连队的支援下,再加上迫击pào的集中轰zhà以及4架海盗式飞机的掩护,a连向这座寒风肆虐的光秃秃的

山峰发起了进攻。中国人明白,一旦这座主峰失守,他们控制主补给线的整个阵地将会被摧垮,因而拼命

死守。到了下午3点钟,陆战队占领了第1081高地。然而,a连从镇兴里出发时有223人,现在却只剩下111

名身体健全的人了。不过,他们夺取了丰知岭关上至关重要的山峰,使530名敌人横尸山上。

12月9日,在飞机和大pào提供的极好掩护下,部队继续行进,不久就到了断桥边。经过一场和中国军

队的短暂jiāo火后,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该桥。陆战队的一个排穿过桥后的高地,发现50名中国士兵躲在散兵

坑里。“他们都被冻坏了,”第7陆战团1营营长w?d?索耶少校说道:“我们就把他们从散兵坑里拉出来

,放到了公路上。”

装满踏板桥构件的卡车此时向断桥驶去。下午3点半钟,经过3个小时的辛苦努力,工兵们把构件都安

装就绪。当第一批的几部车辆从搭成的踏板桥上驶过时,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后来,一辆拖着掘土机的

牵引车却压垮了放在外踏面之间和断桥中心处的胶合板。这预示着将会发生灾难,倒不仅是因为这件大型

设备被留在了桥上,而是因为卡车和其他lún距较窄的机械将根本无法通过。

技术军士威尔弗雷德?h?普罗瑟是一名熟练的牵引车驾驶员,他想方设法把牵引车从损坏的桥上倒

了回来,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后来,陆战队第1工兵营营长约翰?h?帕特里奇中校赶到了。他迅

速计算了一下,发现如果踏板桥构件的间隔能尽量大一点,比如136英寸,那么,m26坦克就可以省出2英

寸。而吉普车可以沿着相距45英寸的踏板桥内侧边缘行驶,这样就有半英寸的富裕。踏板桥很快作了变动

。随着夜幕降临,工兵们打起了手电筒,在工兵的引导下,第一辆吉普车小心翼翼地开到踏板桥上,两边

的车胎紧擦着边缘,成功地开过了桥。帕特里奇中校对lún距较窄车辆的解决办法奏效了。整个晚上,车辆

和部队从这个跨度很大的桥上涌过去,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另外,和士兵们一起过桥的还有数以千计的朝

鲜难民,他们中很多人还牵着耕牛。

部队没有遇到中国人的顽强抵抗,看来他们都被严寒封住了。美国jūn_rén 抓获了几个俘虏,大多都患有

重度冻伤和长期营养不良。他们证实中国jūn_duì 的战斗和非战斗xing伤亡一直都在削弱部队的战斗力。只是到

了12月10日早晨,中共jūn_duì 才采取了重要行动。此次行动是在陆战队停止向突围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即古

土里以南的1328高地进攻之后才开始的。陆战队的观测人员认为,中国人正沿着与主补给线平行的侧翼向

南行进。当1081高地上的美军发现中国人分成小队在山东面仅1000码处的洼地运动时,这种猜测被证实了

。尽管大pào和飞机立刻向这些小队展开轰击,他们仍冒着pào火满不在乎地继续行进了一个小时。

随着步兵陆续到达镇兴里,尽可能多的士兵被装到卡车上运回兴南,但还有许多人必须步行。看来整

个撤退行动将继续下去,不会再有什么损失或延误。此时,保卫主补给线的是“猛犬”特遣队和第3步兵

师65团的两个营,他们分别驻守在镇兴里以南6英里的水洞附近和水洞以南7英里的马田洞地区。然而,12

月10日夜,一小股中国士兵悄悄潜入水洞村,他们猛烈开火,使撤退行动一度受阻。后来,陆军士兵和陆

战队员打垮了这次攻击,并放火烧毁了被中国jūn_duì 当作据点的那所房子。

12月11日半夜之后,部队的后部遭受了另一次挫折。撤退部队的40辆坦克被部署在队伍后面,为的是

防止万一有坦克出故障,使整个撤退陷入停顿。在陆战队侦察连的保护下,这些坦克沿着主补给线一路隆

隆向南开去。数以千计的朝鲜难民放开胆子紧随其后。中国士兵也混杂其中,希望一有机会就发动袭击。

大约凌晨1点钟,当部队的后部走到距踏板桥约2000码处时,倒数第9辆坦克上的刹车装置被冻住,最后的

9辆坦克被迫停了下来。其余的坦克继续向前开去,并从视线中消失。这样,这9辆坦克和保护坦克的侦察

连的一个排留在了后面,该排共有28人。

在滞留期间,有5名中共jūn_duì 的士兵从难民中走出来,其中一个用英语喊道要(向)他们投降。侦察排

排长欧内斯特?c?哈格特少尉半信半疑地走上前去,乔治?a?j?阿米欧下士用一支白朗宁自动步qiāng掩

护他。刹那间,前头的那个中国人闪到了一边,后面现出挥舞着冲锋qiāng和手榴弹的另外4名中国人。哈格

特扣动了卡宾qiāng的扳机,然而,天气太冷,子弹根本发shè不出来。哈格特迅速向中国人冲过去,像棍bàng一

样挥动着手中的卡宾qiāng。他敲碎了一个中国人的脑壳,但一枚手榴弹将他zhà伤了。阿米欧开qiāng击毙了中国

人,救了哈格特一命。但敌人的其他部队开始从高地上向侧翼和尾部扫shè,哈格特的那个排慢慢向后撤退

。最后一辆坦克连同坦克手们一起落人中国人之手。中国士兵投掷的一个zhàyào包,zhà晕了哈格特并把一等

兵罗伯特?d?德莫特zhà飞。只见他垂直落到了公路边,落在路下边几英尺的一个突起的地方,失去了知

觉。排里的其他人认为他已被zhà死,就继续向后退去。侦察排另有两名士兵失踪,也可能在混战中被人打

死。阿米欧身着正在试验中的涂有玻璃纤维的新型防弹衣,一直用白朗宁步qiāngshè击,掩护撤退。突然,一

枚手榴弹正好在他的背上bàozhà,不过,他倒是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而该排的另外12名士兵却在这次激战中

受伤。与此同时,坦克手们想方设法把卡住的刹车装置松开,驾着前面的两辆坦克沿路驶去。其余的坦克

有的落入敌手,有的被坦克手丢弃了。

工兵们在踏板桥上等着,待该师的最后一支部队通过后,就把桥zhà掉。等这两辆坦克以及紧随其后拖

着伤员的侦察排过去之后,工兵们以为所有能跳脱出来的美国jūn_rén 都过去了,所以,他们开始zhà桥。他们

这样想并不完全正确。一等兵德莫特被zhàyào包zhà飞到主补给线下面一个突起的危险地方,他只是受了点轻

伤,很快就恢复了知觉,又爬回到路上来。他看到路上只有朝鲜难民。听到前面传来一声巨大的bàozhà声后

,他意识到踏板桥被zhà毁了。不过,他记得可以从水力发电站水槽上面的门房通过。德莫特和难民们一起

徒步到达镇兴里,成了最后一名撤出来的陆战队员。

12月11日晚上11点半钟,剩下的两辆坦克和保护它们的侦察连的士兵一起到达咸兴-兴南地区的集合

区。他们是最后撤出的部队,“向海边突围”的行动成功了。考虑到部队所遇到的诸多巨大危险,他们付

出的代价还是比较小的。然而,仅在突围行动中,就有约1000名士兵死伤或者失踪,其中大多数是陆战队

员。突围前,在长津水库周围进行的战斗中,陆战队共有2665名士兵伤亡,其中383名中弹身亡或因伤死

去,159名失踪,2123名受伤。在水库东面被切断并击溃的第7师的3个营中,有2000多人阵亡、负伤或失

踪。而在其他战斗中,有100名陆军士兵阵亡或负伤。因此,加上英军陆战队突击队和一些南朝鲜jūn_rén 的

伤亡,在长津水库之战中,参战的大约有2.5万人,其中约有6000人阵亡、负伤或者被俘。

当部队从下碣隅里出发,沿主补给线行进的时候,阿尔蒙德将军命令第10军的剩余人马在兴南附近集

结。南朝鲜的第3师和首都师从最北边的辰镇向南面约80英里的城津撤退。在那里,一些人乘船撤离,另

一些人则乘卡车或者火车到达兴南。未在长津水库附近和通向长津水库的主补给线上部署的美军第7师的

所有部队都被调来保卫咸兴-兴南的防区。同时,美军第3师也撤离元山,加入到保卫咸兴-兴南防区的行

动中。

为了撤出第10军,一支有193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集合起来,并于12月11日开始运送部队、设备和

物资。在为期两星期的撤退中,共有10.5万名士兵和9.8万名朝鲜难民乘船撤到了南朝鲜。另外,还有3.5

万吨物资和1.75万台车辆被运走。在撤退进行的同时,由第3和第7师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