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1)

缠绕拉动,使盘状物上下往复运动。 ] 。10月25日

,陆战队的坦克登陆舰终于开进了元山港,第二天早上,部队开始下船。到10月28日,陆战师才在元山全

部上岸,而此时,这座城市已被南朝鲜军占领了两星期零三天。

同时,第8集团军已经挺进到北朝鲜的纵深处。到10月14日,经过一系列艰苦战斗,第1骑兵师包围了

金川,攻破了北朝鲜在开城以北的薄弱防线。从此以后,北朝鲜的协同防御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第1军

沿南部所有走廊向平壤进军,南朝鲜军则在东南边和东边从侧翼向北朝鲜首都发动进攻。到10月17日,4

个南朝鲜师,两个美国师(第1骑兵师和第24师)以及英联邦第27旅,都快马加鞭向平壤进军。此时,澳大

利亚皇家团中的一个营又加入到英国旅中。第1骑兵师率先于10月19日抵达平壤,其他各部也相继到达。

10月21日,麦克阿瑟飞抵平壤。在短暂的停留中,他检阅了最先进入北朝鲜首都的第5骑兵团f连。麦克阿

瑟请96天前随该连来到朝鲜的所有官兵出列。5个人站了出来,其中三个有伤在身,而96天前该连有近200

人。

随着平壤失陷,北朝鲜人已成强弩之末,只有个别队伍还在进行零星的抵抗。第8集团军朝鸭绿江继

续进军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由于东海岸的第10军原来向西进军和第8集团军会合的计划落空,麦克阿瑟

便转而命令他们沿狼林山东侧向鸭绿江推进,而第8集团军则沿西侧独自朝江边进军。

此时,第7师还在釜山的lún船上晃晃悠悠地漂着,再让他们在元山登陆已经没有必要,麦克阿瑟因此

让他们转道利原登陆。利原这个小港距元山150英里,早些时候已经被沿东海岸北进的南朝鲜首都师快速

突击部队占领。10月28日,即陆战队在元山下船两天后,南朝鲜军已穿过利原,占领了位于兴南东北105

空里处的城津,并继续前进。

10月29日,第7师开始在利原的海滩登陆,到了11月9日,才把大部分装备卸下船。与此同时,麦克阿

瑟命令远东司令部仅有的战区预备队,即第3步兵师,在元山登陆以保卫元山-兴南一带的海岸线。这个兵

员严重不足的师接纳了8500名应召入伍的朝鲜兵。11月5日,该师到达元山,并于11月17日重新完成了部

署。

麦克阿瑟设立了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挥系统,即北朝鲜巍峨绵延的多山地带(一些山峰高达6000多英尺)

以西的第8集团军和以东的第10军。两支部队之间有20到35英里的间隙,他们互不联系,这引起了第8集团

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忧虑,但是,第10军和麦克阿瑟却毫不在乎。这一多山地带根本无路可走,只有高

低不平、陡峭险峻的羊肠小道。这些大山实际上把两个联合国军指挥系统分割开来,因为联合国军在山里

无法展开行动。这也确保敌人不可能对他们实施大规模的包围行动。麦克阿瑟之所以设立两个指挥系统,

首先是因为这一地带不可逾越,北朝鲜境内东部与西部缺乏jiāo通联系。敌方部队之所以没有利用这些大山

实施全面或者决定xing的军事行动,是因为他们无法这样做,联合国军也无法做到。

针对麦克阿瑟的批评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在敌人的正面集中兵力。麦克阿瑟改变了第10军的任务,命令

他们占领朝鲜东北部,此时,这便完全成了一次投入三个美国师和两个南朝鲜师的独立战役。假如把占领

朝鲜东北部的任务留给南朝鲜军去承担,而让第10军的几个美国师和清川江边的第8集团军联合起来,第8

集团军后来的失败可能会得以避免或减少。在清川江防线得以巩固之前,南朝鲜jūn_duì 可以沿海边的安全地

带在朝鲜东北部一直推进。南朝鲜军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他们从没有遇到被包围的危险。

占领北朝鲜首都以后,第8集团军于10月20日开始从朝鲜的西部北上,朝清川江进军。清川江位于鸭

绿江以南大约60英里,平壤以北45空里处。它和鸭绿江一样流向西南方向,是第8集团军朝鸭绿江准备发

动最后攻击前的初步目标。

进攻一开始,在平壤以北大约26英里的两个地方,即肃川和顺川,有4000人之众的第187空降团战斗

队实施了空降。麦克阿瑟希望空降兵能够截断北朝鲜政府官员和jūn_duì 的退路,救出被俘的美国士兵。据报

告,一列载有战俘的火车白天躲在山洞里,晚上运行,正把他们运往北部。空降进行得很顺利。这支部队

还在战争中首次空降了重型装备、车辆和大pào。

但是,第187空降团未能捉到任何北朝鲜官员、北朝鲜部队主力或运送美国战俘的火车。不过,在肃

川实施空降的部队还是降落在了北朝鲜第239团背后。该团有2500人,是从平壤撤出的最后一支北朝鲜部

队,其任务是阻滞联合国军的前进。这时,该团发现它受到了来自北边而不是南边的攻击。北朝鲜军措手

不及,经过猛烈的抵抗后,退到了几座小山里。夜里,该团试图往北突破空降兵的包围,却正好撞到了空

降兵的pào口上,遭受了极大损失。10月22日,英联邦第27旅把敌人南边的缺口堵了起来,北朝鲜第239团

便死死地被扎进了口袋里。

在这一战中,新到的澳大利亚皇家团第3营表现出众。就在龙游以北,澳大利亚人乘坐附属于美国第

89坦克营的中型坦克,担任先头部队的尖兵队。他们受到来自路两旁苹果园里的火力袭击。澳大利亚部队

的营长查尔斯?h?格林中校命令a?p?丹尼斯上尉率领c连把躲在果园里的北朝鲜人驱赶出来。美国坦克

手接到命令不得开火,因为附近有伞兵。于是,澳大利亚人装上刺刀冲进了果园。不久,格林中校命令其

他三个连也投入战斗,他率手下的营部小队紧随其后。这真是一次奇特的战斗:澳大利亚人靠着步qiāng、手

榴弹和刺刀,而北朝鲜人却动用了迫击pào和自动武器,但澳大利亚人最后打败了北朝鲜人。格林中校的指

挥部人员刚进入果园,就受到了北朝鲜部队的攻击;指挥部人员打死了34名敌兵,而他们只有几个人受伤

,其中三人是格林中校的参谋。一个澳大利亚排穿过果园,进入一块已经收割的稻田,他们把一堆堆的稻

草踢翻,把藏在里面的北朝鲜人一一击毙。在这次激烈的jiāo手战中,270名北朝鲜人被打死,200人被俘。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澳大利亚人只有7人受伤。北朝鲜的残余士兵逃跑了。英国米德尔塞克斯营从澳大利

亚人那里经过,与第187空降团战斗队会合在一起。北朝鲜这团人几乎都被打死、打伤或者被俘。

第34章 目标:鸭绿江

10月21日,第8集团军情报处预言说,北朝鲜人没有能力在清川江组织起成气候的防御,其残余部队

将向两个方向撤退:一是沿清川江流域向上游退至满洲边界附近,进入以江界和满浦津为中心的山高林密

的中央大山中;二是从位于清川江下游的安州和新安州撤向西北的新义州。新义州位于鸭绿江入海口,与

满洲的丹东隔江相望。(见图9)

图9 1950年10-12月的北朝鲜

江界和满浦津周围的地区山势险峻,几乎无路可走,很适合开展防御战。在日本统治时期,这里就是

朝鲜游击队的据点。北朝鲜政府及其残余的部队主力就试图进入这一地区。

为了阻止尽可能多的北朝鲜人逃进这个潜在的避难所,10月22日,第8集团军派出一个坦克纵队(大象

特遣队,即第6中型坦克营的c连),迂回到清川江上的球场洞。这里是两条铁路的jiāo汇处:一条线起自于

北边清川江下游的安州,另一条从北朝鲜的中心贯穿而过。铁路线已经遭到破坏,北朝鲜军无法利用它们

逃进崇山峻岭。坦克在当晚夜深人静时分到达球场洞,南朝鲜第1师也随后赶到。大象特遣队然后转向西

南,朝清川江下游20英里处的军隅里开去。中途,南朝鲜军营救了42名逃出的美国战俘。

南朝鲜第6师从军隅里折向东北,匆匆沿着通往清川江上游的道路经球场洞向熙川赶去。途中,该师

的一位中士在球场洞以北4英里处的铁轨上发现23具美国战俘的尸体,另有三个还活着的美国人。在南朝

鲜第6师的东边,南朝鲜第8师于10月23日午夜到达德川,两天后,到达球场洞。

10月23日,南朝鲜第1师师长白顺义少将率领他的部队沿清川江流域向安州和新安州进发。北朝鲜军

已经从新安州弃城而去,但在离开前,他们毁掉了那里的跨江大桥。不过,在安州东北3英里处,南朝鲜

军占领了清川江上的一座木桥,桥虽然遭到损坏,但基本完好。修桥工作立即展开,并且一直持续到深夜

。到10月24日上午9点,卡车已经可以从上面通过。当天上午,一个侦察巡逻队在这座桥上游3英里处找到

一个坦克可以涉江而过的地方。美国第6中型坦克营便从此处渡江,去增援南朝鲜第1师的三个团。10月24

日,这三个团在清川江上正朝着东北方向的云山进攻。北朝鲜人没有进行多少抵抗,而此地距鸭绿江只有

55英里了。

这时候,南朝鲜第1师坦克巡逻队进入新安州刚刚几个小时,英第27旅便到达了这里。第二天,米德

尔塞克斯营乘坐攻击艇渡过了宽阔汹涌的清川江,当天夜里该旅余部也从安州南朝鲜军占领的桥上跨过江

去。

南朝鲜第6师穿过山峰连绵、崎岖不平的地区,于10月23日夜到达熙川。从熙川向前,山峰更加巍峨

险峻。北朝鲜军土崩瓦解的迹象随处可见。在熙川,该师缴获了20辆稍加维修便可使用的t34坦克。第6师

从该城转而向西,后又折向北去,其目标是鸭绿江畔的楚山,距此地不足50空里。此刻南朝鲜第6师已把

联合国军各部远远抛在了后面。

在联合国军看来,战争似乎就要结束了。只需一鼓作气,打到鸭绿江边,把北朝鲜军的残部收拾干净

即可。虽然红色中国发出多次威胁,但在急切向前推进的美国、英联邦和南朝鲜的jūn_rén 前面,似乎没有中

国jūn_duì 出现的蛛丝马迹。

10月24日,麦克阿瑟将军取消了他10月17日发布的一道命令,那道命令要求,除南朝鲜军之外,所有

jūn_duì 都应限制在距满洲边界大致30到40英里一线以南。这条限制和9月27日参谋长联席会议给他的信中指

示的在边界附近不得使用非南朝鲜军的意见是一致的。麦克阿瑟现在取消了对联合国地面部队的所有限制

,他指示他的各级指挥官全力以赴,向朝鲜北部边界进军。

就这样,麦克阿瑟在事先没有给参谋长联席会议打招呼的情况下,便贸然取消了jīng心制订的不让联合

国jūn_duì ,尤其是美国jūn_duì 接近鸭绿江,以避免和红色中国直接对抗的计划。他竟然不和华盛顿磋商,就把

一项如此微妙的政策置之脑后,这简直不可思议。开过几次高层会议之后,参谋长联席会议曾质问麦克阿

瑟何以如此行事。尽管这件事惹人生气,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质问仍是温和的。他们说,他们知道他有“

正当的理由”这么做,但是,他所做的是件“令华盛顿颇感忧虑的事”。麦克阿瑟就事论事地回答说,南

朝鲜军不够强大,不足以单独完成对北朝鲜的占领,而且他们的指挥官常常感情用事,不太可靠。所以,

他才基于“军事需要”做了变动。

麦克阿瑟还说道,不管怎样,国防部长马歇尔在9月29日的信中说过,麦克阿瑟可以“在战术上和战

略上放开手脚向三八线以北推进”。这当然是把马歇尔的意思曲解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马歇尔并不是要

授权麦克阿瑟,让他在三八线以北的北朝鲜随心所yu地推进,他的意图仅仅是要他尽量不要张扬,悄悄越

过三八线。麦克阿瑟肯定觉得把马歇尔的信件当作权威未免有些以势压人,因为紧接着他便陡然用这样一

句话煞住了尾:“整个问题在威克岛会谈中均已涉及。”

威克岛会谈的现存记录均没有提到给麦克阿瑟有任何这样的授权。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政府一无所知

的情况下,传达过这种意思的唯一可能是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在海滨的匡西特活动营房举行的私人会晤。如

果美国总统在没有告诉任何人,尤其是没有告诉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情况下,竟然把这样的权力

秘密授予一位战区司令官,这可真是天下奇闻。

没有记录证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曾去找杜鲁门讨论解决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参谋长联席会议对

麦克阿瑟的命令无所作为,任其生效。布莱德雷说:“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此事所能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为时

已晚。”其实并不尽然。这时红色中国和联合国军,甚至和南朝鲜军还没有发生任何接触。几天以后,参

谋长联席会议曾以急件取消了麦克阿瑟发布的一项再有几分钟就要执行的命令。

有人暗示说,麦克阿瑟实际上正要引诱中共发动进攻,以便把美国拖进摧毁红色中国政权的战争之中

。他派美国jūn_duì 进bī鸭绿江,有人就把这一决定看作是他这种意图的证据。

暗示的例子之一是i?f?斯通所做的如下的声明:“……派非朝鲜部队突破缓冲区,定会引起中国干

涉,这一点上假如麦克阿瑟是在进行一场赌博的话,那么他赌赢了……”

然而,当时的记录并没有多少能够证明这一点,但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