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1)
人员就军事分界线和非军事区达成协议。最后于7月27日上午11时
,通过生硬冷淡的仪式,哈里逊将军和南日将军分别签署了停战协定的9个文本及一份将不直接遣返战俘
而将其转jiāo给非军事区的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授权附件。后来克拉克在他的前方司令部文书上签署;北朝
鲜首脑和中国司令员彭德怀分别在其司令部签署。12个小时后,历时3年又1个月零2天的战争宣告结束。
之后,中立国视察小组很快表明无法将工作进行下去,因为联合国军断定共方绕过他们,秘密向朝鲜
境内运送人员物资。这样,联合国军曾为之费过大力气的视察被作废取消了。
7月27日,由参战各国在华盛顿所签署的“大制裁”宣言,其本意是美国想依靠它来阻止远东再燃起
侵略之火,却有一周时间未予公开发表。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的盟国对给予李承晚什么保证都不太热
心。后来它一发表就寿终正寝了,因为联合国军关于停战及谈判过程的特殊报告,各盟国都一致不予表态
。尽管该项宣言声称如破坏停战会引发在朝鲜以外更大的敌对行动,但实际上却不为人所重视。因为有一
件对每个人都十分清楚的事,即:所有在朝鲜支持美国的国家,在看到由“jǐng chá 行动”升级为煎熬人的长
期消耗战争后,今后如不经过较长时间的清醒权衡,是绝不会再仓促从事了。
到最后,旨在谋求北、南朝鲜和解的停战后政治会议,直到1954年4月才得以召开,且当时只是作为
日内瓦会议的部分内容。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越南的分隔,从而结束了第一次印度支那的越法战
争。关于朝鲜则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板门店战俘jiāo换(大jiāo换)于8月5日开始,到9月6日完成。共方遣返要求回国的南朝鲜战俘7862名,美
国战俘3597名,英国战俘945名,土耳其战俘229名,其他联合国军战俘140名。另外还有335名南朝鲜人,
23名美国人,1名英国人拒绝遣返。其中有8名南朝鲜人后来决定遣返回国,还有2名去了印度,其余的回
北朝鲜了。有2名美国人返回美国,剩下的21名美国人和仅有的1名英国人又重回北朝鲜。共产党方面的战
俘中,有70183名北朝鲜人,5640名中国人作为自愿遣返者回国了。总共有14704名中国人拒绝遣返,其中
有440名后来决定回中国,有12名去印度,有17名死亡、逃跑或失踪。最后有14235人返回南朝鲜,大多数
人最后去了台湾。有7900名北朝鲜人拒绝遣返。其中188名后来回家,有74名去了印度,34名死亡、逃跑
或失踪。最后有7604名回南朝鲜了。
双方遣返和不遣返的战俘共有118917名。为战俘命运在谈判中吵了一年多时间。这期间在战斗中就有
数万人阵亡或伤残。仅从战争的最后4个月来看,联合国军和共军在战场上加在一起的死伤数就高达20万
人之多。
美国在整个战争中的伤亡总数为139272人,尚不包括冻伤及其他受伤人数。其中有24965名死亡,
101368名负伤,另有12939名失踪,估计已经死亡。南朝鲜共损失272975人,其中有46182名死亡,15972
名负伤,另有66436名失踪。其他联合国军成员共损失14103人,其中2597名属于死亡,9581名负伤,1925
名失踪。共产党方面,据参谋长联席会议估计:北朝鲜620264人死伤总数中,有214899名死亡,303685名
负伤,101680名失踪。中国死伤总数909607人,其中401401名死亡,486995名负伤,21211名失踪。
因此在整个战争中,双方伤亡总数达到195.6万人。北、南朝鲜共有200多万平民死亡。此外,南朝鲜
大部分地区及实际上全部北朝鲜遭到巨大破坏,要想恢复需耗时数年。
人们也许早该读一读孙子在公元前500年所写的《孙子兵法》,并认真加以注意,孙子说:“夫兵久
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第63章 朝鲜战争的长期yin影
美国未能打赢朝鲜战争,这使美国领导人深感不安。因此,他们在战后2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总在想
方设法地伤害阻挠美国取胜的红色中国。
其实,中国对美国并不构成威胁,不仅如此,它在东亚追求的国际目标实际上也和美国的一样,即和
平、贸易,并与苏联保持距离。然而,由于美国领导人心怀强烈的报复yu望,所以针对中国还是投入了过
多的jīng力。
美国领导人以报复的心态拒不正视上述事实,坚持认为中国意yu征服整个东亚。这些显然与实际不符
。可是美国领导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相信过去对红色中国的指控,当时中国一开始干预朝鲜战争,就被扣
上了“侵略”的帽子。然而希望什么就相信什么,因为美国领导人被中国人的行为激得怒不可遏,他们需
要有一个“侵略成xing的中国”的存在,这样才能证明他们要摧毁中国政权的迫切愿望是正当的而这个
政权曾彻底挫败过美国。
当朝鲜战争最后停火时,美国最高军政领导人向美国人民传达了一个乐观的信息。他们带给人们的印
象是:美国实际上赢得了胜利,因为它遏制了共产主义的发展势头。在很长时间内,美国人民整体上接受
了这一看法,或者起码认为,这场战争最差也是打了一个平手。不管如何,美国人民对停止流血、战争没
有升级为世界xing冲突而感到欣慰。
但是在美国高层领导人的心灵深处和私下商讨中,却有一种深深的受挫感,这种情感因无法向公众透
露而变得特别强烈。他们明白,本来1951年就可取得的和平却延至1953年才最后得到。他们知道两年间所
受到的一切痛苦、牺牲和损失通通都是无谓的;1953年的最终停火线和1951年的几乎没有多大差别;1953
年美国所接受的条件两年前也许就有可能达到。
这且不说,尽管美国公众很少有人了解真实情况,但美国领导人却心中有数,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
,使之与李承晚的南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美军又入侵北
朝鲜,其唯一原因便在于此。美国领导人知道,遭到失败后进行的战争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战争,但
公众却鲜有人知。
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
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1951年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布莱德雷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说服力的话:同红色中国的冲突,将
会是一场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因为美国面临的巨大危险是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尽
管美国领导人承认这一现实,而且事实上也并不准备直接进攻中国,但他们对北京所抱的仇恨,却远比对
克里姆林宫的要深得多。这一点有两个事例可以说明。首先,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实际上是禁止与红色
中国开展贸易,竭力阻止中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这些制裁比对苏联进行的还要苛刻,即众所周知的“中国
差别关税”。华盛顿还迫使其他国家也对中国进行类似制裁。尽管其他国家在60年代后期放松了制裁,但
美国却继续了20年之久。
美国特别敌视中国的第二个例证,是1953年11月5日即朝鲜战争结束尚不足4个月时国家安全委员会所
作的决定。该项决定作为美国一项官方政策,旨在摧毁中国共产党政权,而国家安全委员会对苏联从来都
未作过这样的决定。
为了替这种极端的对抗立场寻找根据,美国只得坚持说红色中国人侵略成xing,无可救yào。美国领导人
在心目中为这种侵略臆造了三个证据,即:中国在朝鲜进行干预;北京有意攫取台湾;中国人支持自1946
年以来一直进行的越盟反法叛乱。
然而这三个证据中没有一个能证明中国的侵略。进入朝鲜的行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防卫xing的,其目的
是为了保留一块历史盾牌,保护北京周围的中心地带。对北京来说,决心拿下台湾乃是内政问题,因为就
连蒋介石也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对越盟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防范措施,因为中国担心美
国会干涉越南,消灭共产党,在中国的南疆建立一个由美国扶植的国家。这与美国支持印度支那的反动势
力相比,北京对共产党的支持是不过分的,而且完全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
然而美国领导人却拒不正视中国人的和平意愿,尤其是误解了中国在东南亚所起的作用。艾森豪威尔
政府的基本观念是,如果共产党在印度支那争得一席之地,他们就会继续对这一地区的其他自由民族进行
侵略。
1954年春天,法国一个军在越南西北部奠边府被包围,全军陷于覆灭的边缘。此时东南亚问题已到了
危急关头。法国为了从越南抽身,同时又要保留一点“面子”,便策划了一次日内瓦会议,来讨论越南和
朝鲜问题。有关朝鲜问题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但在越南问题上会议提供了显著的证据,证明苏联和
中国在这一地区并无侵略意图。而美国由于抱有敌对情绪,却没有看到这一点。
1954年9月8日,国务卿杜勒斯诱劝东南亚条约组织中的7个国家支持美国。虽然当时标榜说该组织与
大西洋公约组织类似,但它却要脆弱得多,因为并没有条文规定在受到攻击时要成立联合军事司令部。由
此可以看出,各缔约国并不相信面临着什么危险。只有美国的几个主要盟国支持美国,即英国、法国、澳
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而印度、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却表示拒绝,这
说明他们并不担心共产党的颠覆。
杜勒斯对1954年4月发起的一场运动的意义也没有认识到。当时周恩来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
些原则在以后的20年中成为中国外jiāo政策的基石。这些原则号召所有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而杜勒斯和其他美国领导人却把五项原则看成是一种宣传,根本不予重视。然而1954年4月在印度尼
西亚万隆召开的不结盟外长会议上,北京由于承诺在他国之间的关系中采取这些原则而赢得了众多国家的
支持。这就大大减轻了各国对中国意图的担心。
美国对红色中国的敌视在台湾问题以及该问题的处理办法上表现得最为充分。朝鲜战争结束前,美国
就曾派遣军事顾问团到台湾,帮助重建guo min dǎng的jūn_duì 。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第7舰队又在台湾海峡游弋,
阻止共产党夺取这座岛屿。
美国抱定决心保护蒋介石guo min dǎng,为制造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3年11月宣布,台湾对美国
在远东的防御地位十分重要,美国要继续使该岛“独立于共产主义之外”。
本来在1949年时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曾判定台湾在战略上并不重要,但现在却又重要起来,这并不是因
为台湾的军事重要xing提高了,而是因为guo min dǎng还占有一小块中国地盘,由此可以引申并保留一种假设,说
它仍是整个中国的合法政府。这样就可给美国以口实,阻挡红色中国加入联合国,取得安理会的合法席位
,同时也可在外jiāo上否认中国。
美国曾一度想暗中帮助蒋介石重新夺取大陆。这是1953年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不久的一种推测。当时
总统决定“放开”蒋介石的手脚,不再限制guo min dǎng攻击大陆的目标。但这种想法很快就寿终正寝,因为国
民党的军力太弱,无法从事这一事业。
guo min dǎng反攻大陆的想法在1954年5月就破灭了。当时红色中国jūn_duì 开始采取行动,意yu夺取距离大陆
不远的一些岛屿。由于北京此前专心致力于朝鲜半岛,这些岛屿仍在guo min dǎng手中。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座岛
屿,一座是金门岛,一座是马祖岛。
蒋介石在这些岛上派驻大量守备部队以防共军。但这些岛屿显然是守不住的,而且在军事上毫无重要
xing可言,jūn_duì 应该从中撤出。但是许多美国军政领导人却反对让中国心满意足地得到这一点点土地。时任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亚瑟?w?雷德福海军上将曾派第7舰队的一些舰只去访问这些岛屿,以防发生任何
战端。
1954年9月4日,中共海防pào兵开始pào击金门。国务卿杜勒斯做出反应,他预言该岛一旦失守,就会危
及台湾的guo min dǎng人。这本是一派胡言,而且陆军参谋长李奇微也曾说过,失去金门并不会影响台湾的防务
,但雷德福上将却主张美国出面干预。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华盛顿官方曾仔细考虑过在金门问题上挑起战端。美国领导人后来之所以取消了
这一决定,是因为中共没有采取任何进攻行动,而且艾森豪威尔也曾指出,如果打起来,战火肯定会远远
蔓延到台湾海峡之外,甚至会发展成为一场与苏联的核对抗。然而以杜勒斯为首的一帮人,却力主做出反
应,而不论会产生什么后果。美国对中国的敌意十分强烈,中共如果试图拿下金门岛,确实会有美国干预
的危险。
与此同时,guo min dǎng从其他易受攻击,或易受中共空袭的所有其他岛屿上撤了出来。不过在美国的强力
支持下,蒋介石决心保留马祖和金门。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