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1/1)
价钱,而范?弗利特和李奇微对随时发生的情况却得不到消息。李奇微非常
生气。中午前后杜德给柯尔生打电话,谈了战俘们的情况。杜德争辩说,过去确实有过一些事件,当时打
死过战俘,但柯尔生的答复却说没有那么回事,一口回绝。杜德的说法只不过是措词不同的问题,但战俘
们还是不满意,不释放他,直到问题得到完全澄清。这时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在战俘领袖坐在身旁
的情况下,杜德把战俘们和他自己的建议转给了柯尔生,要柯尔生采用战俘可以接受的形式,重写答复文
。杜德甚至于答应用俘虏们都认为是命令式的语气叫其改写。柯尔生于是按照俘虏的要求起草了书面答复
,同时向扬特将军通报了这个书面答复中的一般内涵。柯尔生的答复全文如下:
1. 关于你方信中的第1项,我承认发生过流血事件,联合国军使许多战俘伤亡。今后按国际法原则给
战俘以人道待遇。今后我将尽最大努力防止发生bào力事件和流血事件。今后,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我将负
全部责任。
2. 关于第2项,北朝鲜人民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自愿遣返问题正在板门店讨论,我无权左右和平谈判
的决定。
3. 关于第3项,强迫甄别问题,只要杜德将军安全获释,就保证不再强迫审查。
4. 关于第4项,同意根据杜德将军和我的批准,组织北朝鲜人民军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代表团。
由于取得了极大成功,怪不得共产党要求将杜德释放时间推迟到第二天上午,以便表彰他立了功,为
他披红戴彩,并把他护送到大门口。但柯尔生却实在等得太着急了。他要求立即释放杜德。5月10日晚9时
30分,杜德从76号营场走了出来。但他出来后却立即被送到某处,被隔离开来,不得与外界接触。
因为远东司令部指示不让记者采访巨济岛,新闻界又急切等待发布的新闻,克拉克将军便决定就此事
发表一项声明,声明中有战俘要求和柯尔生的答复。记者们还会见了杜德。杜德就他被俘和被释放的情况
作了简短说明。
历史学家赫尔姆斯对这次事件的惨痛结局进行了总结。他写道:“柯尔生用杜德的一条命和宣传武器
作jiāo易,对共产党来说,这项宣传武器比他们许许多多战俘的命还要有价值得多。”
范?弗利特对柯尔生声明造成的影响似乎看得不重,但是克拉克将军和华盛顿的领导却立即看出了其
严重危害xing。作为美国的将官,在任何情况下承认虐待、杀害、打伤战俘,并答应设法将来给战俘以人道
主义待遇,都是灾难。在东京,克拉克痛斥柯尔生声明,说它是“十足的敲诈”,并说战俘被打死是因为
他们bào dong。在华盛顿,则在谈论怎样否定柯尔生的声明。杜鲁门决定不采用克拉克说是“敲诈”的话,但
他的行动在起同样的作用。他指示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克拉克宣布柯尔生的“答复”“绝对无效”。因为
它“牵涉到联合国军官生命遭到威胁,是在压力下产生的”。克拉克应声明,整个声明是一种宣传,其目
的是在战俘问题上搅浑水,并说明柯尔生没有资格“答应接受这类罪恶且虚假的指控”。
扬特将军曾建议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来调查这次事件。该委员会认为杜德与柯尔生没有过错。范?弗
利特不同意这项调查,建议对杜德和柯尔生进行惩戒。克拉克比范?弗利特又进了一步,他对参谋长联席
会议说道:“我真的无法理解,该调查委员会怎么会从两个明显缺乏判断能力的军官那里,居然得出这样
的结论。”他建议将杜德及柯尔生降为上校。扬特也受到惩戒,因为他事先了解柯尔生那个声明中的有害
段落却没有设法删掉。克拉克的建议一层一层地一直报到总统那里。总统批准执行,两人被降了级。
克拉克同时迅速免去了柯尔生的战俘营司令官职务,改由第2师副师长海登?f?波特纳准将接任。克
拉克又派去了第187空降团和一个坦克营的部队,使联合国军的数量达到将近1.5万人。以后事实证明,波
特纳十分称职,使巨济岛上不听话的战俘恢复了秩序。
板门店谈判中,共产党对杜德事件大做文章。南日将军在5月9日的发言中说:“发生在你方战俘营当
中永无休止的血腥事件,清楚地证明了你方所谓的甄别只不过是强迫扣留我方被俘人员的一种手段。”第
二天他又谴责联合国军“为了实现长期蓄谋已久的以武力扣留我方被俘人员的目的,系统地采取了一系列
野蛮措施”。
杜鲁门当年决定反对强迫遣返,以占领道德高地,共产党则在世界舆论中威胁着要把美国人从道德高
地推下来,现在这一问题已难以说得清了。
不管联合国军在世界舆论中会碰上什么难题,巨济岛上潜在的灾难xing局面总得设法予以消除。该岛包
括最极端分子在内共有8万名俘虏。由于各营场间距太近,整个营场bào dong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且要想防止
令人吃惊的伤亡,也极难办得到。克拉克的计划是把俘虏分散成一个各500人的营场,分别设在巨济岛、
朝鲜大陆和距西南海岸80英里的济州岛上。
6月10日开始认真分营场时,反抗又一次集中在有6000人的76号营场。波特纳将军并不去谈判,而是
派去了配有催泪瓦斯和震dàng手榴弹的部队。这次bào dong冲突造成一个美国士兵死亡 [ 译者注:这次冲突和
前两次冲突一样,各有1名美国人死亡,且未留姓名。 ] ,14人负伤。共产党有31人被打死,139人负伤
。从此后,其他营场被震慑住了,再没有发生反抗事件。在清理营场中,警卫部队收缴了3000把长矛、
1000颗汽油弹、4500把刀子、大量带刺的钢鞭、棍bàng及其他武器。在整个营场发现有被杀害的16具战俘尸
体。
第60章 bào君李承晚 鹰派克拉克
正值联合国军总部为杜德被绑架事件所造成的极为严重后果心神不宁、大伤脑筋时,南朝鲜总统李承
晚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独裁专制作风。这对联合国在南朝鲜支持这样的政府引起了普遍的怀疑。
根据南朝鲜宪法,总统要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李承晚的总统任期在1952年届满。由于他独断专行,
不容异己,引起了强烈反对,所以李承晚深知他不会再当选连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
即修宪实行全民选举。李承晚对左右选民投他的票感到颇有把握。但李承晚在国会中却有许多对手,他们
都反对修宪。在这种情况下,李承晚在政府所在地的釜山地区宣布戒严法,同时并用叛国及和共产党勾结
为名逮捕了一些国会议员。剩下的其他议员因怕遭到逮捕,都四处隐匿了起来。
李承晚的这种对有序政府的蔑视,以及要打倒一切反对派的决心,在南朝鲜引发了sāo乱和共产党的讥
讽。同时联合国军总部和杜鲁门政府也只好采取各种不切实际的过火计划,以促使李承晚重新回到法制轨
道。这其中包括联合国军在釜山地区接管戒严法,以迫使李承晚取消戒严。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奏效。7月2
日,南朝鲜jǐng chá 搜捕了大批抵制(修宪)会议的议员,并把他们强行送到了议会大厦。这时另有7名议员以
涉嫌共产党yin谋被送上了法庭受审。议员们在压力下不分昼夜连续多日在议会大厦修订宪法。7月4日,被
吓怕了的议会在以163票对0票,3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直接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及两院制宪法。同时(
为了安抚议员情绪),通过了大内阁对议会负责。8月间,李承晚以压倒多数票重新当选。但这件事给美国
及其盟友留下了极为恶劣的印象。此外,它还预示着联合国军未来在与这位反民主的所谓民主共和国总统
相处中,将会出现很大麻烦。
就在这时,威廉?k?哈里逊少将(后提为中将)因乔伊上将工作调动,接替他的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
代表的职务。但哈里逊并不比乔伊更能使共产党达成协议。克拉克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顽固,难以推动,感
到十分懊恼。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考虑后,他决定采取后来美国领导人在越南所采取的行动,即发动大规
模空中攻击,迫使共产党接受美国的和平条件。由于北朝鲜在军事上有价值的一切凡能zhà的都已zhà了,克
拉克就另找可打击的北朝鲜目标。结果他发现,其中有11座发电机组和两座变电站,早先由于李奇微将军
认为是民用设施不是军用设施,zhà不zhà不会迫使共产党接受停战而没有被轰zhà过。
克拉克将军一反李奇微所采取的立场,在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国务院负责人及杜鲁门总统
批准后,下令海、空军战机从6月23日开始,持续3天对电站进行大规模轰zhà。两军对目标共出动2300架次
的飞机,严重破坏了发电设备。北朝鲜有两周陷入一片漆黑中,后花了很长时间才得以修复。
使克拉克和华盛顿这些当事人吃惊的是,轰zhà发电设备一事引起了全世界一片喧闹声,甚至美国的盟
国也不例外。当时艾奇逊正在lun敦参加外长会议,当面听到了英、法外长火气十足的猛烈指责(艾登与舒
曼)。艾登对事前没有得到通知极为恼火,而舒曼则对轰zhà引起法国人民和议会的批评大加抱怨。盟国和
中立国都公开说美国好战,其政策在军事上是不负责任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世界舆论的强烈不满作了总
结,说他“对联合国的将来及战争与和平不是通过协商来决定,而是按军事指挥官的意见来决定的情况非
常担心,因为当地指挥官只顾当地的军事目标却不顾对世界大局的影响”。换句话说,尼赫鲁乃是强调了
那句格言:战争至关重要,不能听任将军决定。
这样,美国在板门店夏季的谈判中就有两件丢丑的事发生,一是轰zhà发电站,二是杜德事件。这两件
事使美国搞自愿遣返的动机遭到了挫败。
克拉克将军既不顾世界舆论的批评,也不顾共产党的强烈义愤,在1952年夏加紧了对北朝鲜的空袭,
这更使盟国日益不满。七八月间,联合国军的飞机持续不断地轰zhà平壤,使北朝鲜首都基本上被夷为平地
,完全没有了军事价值。联合国军飞机也袭击鸭绿江沿岸目标,有一次轰zhà一座炼油厂,距苏联边境只有
8英里。
对北朝鲜的持续轰zhà完全归于失败,一点也没使共产党屈服。尽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整个夏季都在
寻找打破僵局的各种可能,但却毫无成效可言。共产党和美国在战俘强迫遣返问题上完全陷于停顿。这时
,其他国家开始私下对这个问题主动提出了建议。9月20日,墨西哥总统米邱?阿尔曼也向联合国秘书长
提出建议,主张所有愿被遣返者应尽快被送回家,而每个联合国会员国应承诺接受一定比例的抗拒遣返者
。这项建议很快公开发表了。最后于9月24日,杜鲁门总统与他的高级文职与军事顾问商讨后,就这些问
题作了一些决定。在其顾问们对包括墨西哥建议在内的不少建议发表意见后,杜鲁门作出了坚决的决定,
即哈里逊将军在板门店应就战俘问题提出三种十分接近的选择;假如共产党对这三条全都拒绝接受,哈里
逊就可宣布无限期休会,联合国将可能作些其他必要的事情。这隐含有在一切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将把战
争扩大到中国本身。
9月28日开会时,哈里逊要共产党代表对战俘问题就以下三个方面作出选择:1. 将战俘全部运送到非
军事区,经过核对后,除允许表示愿回到居留一方者可重回拘留方外,其他战俘一律予以遣返;2. 将反
对遣返的战俘运到非军事区,由中立组织就其愿望进行甄别;3. 将上述同类战俘运到非军事区后加以释
放,由其自行选择何去何从。
10月8日双方代表团再次在板门店开会时,南日将军告知联合国说,三项方案都是不能接受的。哈里
逊将军当即发表声明正式作出回答,称共产党的立场是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不人道的,并说联合国再
无法提出别的建议,要求无限期休会。从停战谈判开始,已为时1年又3个月,但最后谈判却完全陷入僵局
。
克拉克将军在东京发表了一项声明,说联合国军尽一切最大努力来结束战争,但敌人却拒绝“以人类
大多数所主张的基本道德原则,来解决俘虏问题”。艾奇逊则在华盛顿说:“我们不会用人的生命作jiāo易
;我们决不会把人们强行jiāo到共产党手中。”
停战谈判的中断立即在战场和战俘营得到反应。在暗中授意下,俘虏们又开始滋事。他们故意向警卫
部队挑惹是非,以引起警卫员采取严厉措施控制战俘,结果便发生了联合国警卫人员打死打伤俘虏的事。
这就又给了共产党以指控的机会,说他们的人员仍持续不断地遭到屠杀,仍处于bào行之下。共产党战俘在
共产党高级司令部的得力指挥下,不断同联合国进行斗争。
在战场上,从9月份开始,共产党为了在冬季前改善其阵地,小规模强攻不断。10月8日,哈里逊将军
单方面宣布谈判休会后,克拉克将军授意范?弗利特将军发起摊牌战役,目的是夺取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
带的高地。范?弗利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可在5天内实现目标。但第10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共产
党猛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