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我们的货全被人定下了(1/1)

喂完孩子,秦正祁便将她撵去睡觉,自己哄孩子入睡。

可孩子们喝过奶以后,特别兴奋,一直不肯睡,哄他们睡觉费了一番功夫。

半夜,乐乐和康康又醒过来,沈安念睡得沉,并没有醒。

秦正祁不想因为这个打扰她睡觉,就给孩子冲了奶粉,让她一觉睡到天亮。

等她睡醒起来,房间里静悄悄的,光线明亮。

沈安念坐起身看向婴儿床,孩子也不见了,估计秦母把孩子给抱出去了。

她伸了个懒腰,这才起身, 出到外头去。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居然有太阳。

她问秦母,“妈,孩子去哪儿了?”

“今天不是出太阳了吗,你爷爷奶奶抱着孩子,到外头去晒太阳了。”

沈安念吃好了早餐,骑车去酒厂办公。

虽然她不在的这些天,把酒厂的事交给薛丁香来处理,不过还有些事情薛丁香没法代替,只能由她回来处理。

把手头上的工作处理好,一早上的时间就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她在酒场转了一圈,厂里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

他们酒厂的生意彻底稳住了,顾帆要的酒越来越多,好在当初他们建的酒窖够大。

就是需要的大麦和高粱开始出现短缺,他们还得跟其他团进些高粱米。

现在大家都赚了钱,部队的伙食提高了不少,能够从外面购进白面和大米,把高粱米挪出来给他们酿酒。

酒糟也没有浪费,他们拿着酒糟去喂猪,给猪催肥。

就快过年了,把猪催肥了,大家好过年。

快下班的时候,薛丁香过来找她,说是明天放假休息,问她要不要一块去县城逛逛。

沈安念谢绝了她的好意,她才刚来上班一天,明天哪能休息,“我就不去了。”

“你不去我就自个儿去了,我已经跟人说好了,明天去看自行车呢。”

“买了自行车,以后上下班可就方便多了。”

“那可不是,天天蹭你的车上下班,我多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搭把手的事儿。”

“你人好不介意,可我也不能天天搭着你的车呀。

你有没有什么要买的?我去城里给你捎回来。”

“我没什么要买的。”

“你不打算买年货吗?”

沈安念摇头,“我们打算回去过年,让孩子爷爷看看孩子。”

“说的也是,你家还有孩子呢,家里老人肯定想孩子,回老家过年也好。

我今年应该不回去了,在这边过年挺好的,清净。”

她要是回去了,七大姑八大姨肯定问她孩子的事,她懒得听。

沈安念问她,“你婆婆回去吗?”

“她回去,我听她话里的意思,还想叫我两个小叔子到这边来,还让我安排他们进酒厂。

我给拒绝了,她又去找老王,让老王找关系给他们安排工作呢。”

现在部队全面招工,王春芝去了服装厂工作,王大娘的心思更加活络了,想把自己的儿子都给叫过来找工作。

薛丁香觉得这样不好。

虽然部队说了会安排jūn_rén 家属工作,可一家子兄弟姐妹,不能都指望着部队给安排工作呀。

不过这话说出来,铁定把王大娘给得罪死,她也就没说这话。

沈安念听到她的话,沉默了好一会儿。

她知道现在有不少家属打着这个主意。

这年头工作难找,要是部队能够安排工作,很多人是愿意背井离乡,到这边来工作的。

可这样一来,就挤占了退伍jūn_rén 的工作名额。

“王排长是什么意见?”

“我看他也是不大赞同的。部队办工厂,是为了解决退伍jūn_rén 的就业问题,要是让部队优先安排家属,那退伍jūn_rén 的工作怎么办?

可他娘说不听呀,说他过上好日子,就不管自个儿兄弟了,这事儿有的闹呢。”

“估计不只王大娘有这种想法,我猜其他家属也会有这种想法。

这事得跟部队反映,让他们拿出办法。

要不等过年了,一群人从老家涌来部队,那就不好办了。”

薛丁香点点头,“那可不是,我听我婆婆说,有好几个商量好要从家里叫人过来呢,这事得赶紧处理好才行。”

沈安念一直在心里牵挂着这事,没想到刚进家门,就见到方处长。

方处长看见她的时候,脸上都是喜色。

一看他这脸色,沈安念就知道他赚了钱,

她笑着打趣道:“你是不是发财了,怎么笑得这么高兴。”

“那可不是,我过来找你,就是为了跟你说这个好消息,有两家副食品店跟咱们订了货。”

沈安念听到这话也很高兴,“真是太好了。”

工厂只是节假日才会进货,副食品店却天天都需要订货。

能进到百货大楼购物的人,家庭条件都会好一些。

家庭条件普通的家庭,吃喝都会去供销社,或是副食品店去采买,可以说这两个地方,才是客流量最多的地方。

之前她不是没想过,把东西放到百货大楼去卖,但上次推销布匹的事让她犹豫了。

百货大楼有拿货渠道,而且已经合作多年,他们很少会改变自己的进货渠道。

只有百货大楼从别的渠道拿不到货,才会从他们手里进货。

拿下副食品店,以后东西可就不愁卖了。

“东西卖出去了吗?”

方处长点了点头,“都跟人签好合同了,而且还是他们上门来找咱们合作的。”

沈安念好奇道:“怎么回事?”

方处长就把事儿都跟她说了。

原来季泽阳把他们有货的事散布出去,再加上这两天有不少厂子跟他们合作,这消息越传越广。

有很多从百货大楼拿不到货的厂子,跑过去找他们,他们的货就这么全定下了。

他说完,还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早知道他们就多养点鸡鸭, 还能多赚一笔。

看着他那惋惜的样子,沈安念觉得好笑。

“咱们这场地就能养这么多,鸡鸭养得太过密集,容易犯病,到时候得不偿失。”

“我也知道你说的对,这不是看到有钱不能赚,总觉得可惜。”

“我们可以叫附近几个大队多多养殖,大家有钱一块儿赚。”

虽然他们已经把技术给教了下去,可这事村民们都没做过,附近的几个村子比较谨慎,也就养了二三百只鸡,七八头猪,实在是太少了。

今年赚了钱,尝到了甜头,他们肯定会加大养殖规模。

估计到明年年中,就能出一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