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试探(1/1)

接受了赛博人机技术公司的假肢的人,到底算人还是机器?

现在改造的还少,当人类的大部分躯体,都可以被机器取代的时候,人和机器的概念将更进一步模糊。

杨诺兰,面对网络上关于赛博公司的新闻。

她也在想这些问题。

“爷爷对未来的推测,到底是对的还是真的。”

“人类正在向一个无法回头的深渊前进。”

其实,相对于机器改造,杨诺兰更希望人类进化的道路,是通过生物技术的进步来带动。

她实在无法面对,将自己改造成机器。

在她眼里人体才是最精密和最高级的机器。

用最少的能量做最高效的事情。

远比机器来的高效的多。

她将目光投向了直播间。

她想通过严复荣看看机器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伦理问题,是摆在她面前的巨大难题。

邻水。

和杨诺兰一样,杨庆也在看着严复荣的直播间。

虽然已经有了预料,但是假肢对世界的影响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舆论在迅速将赛博公司向军事公司推去。

一旦将赛博公司,打上军事公司的标志,会对赛博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严复荣很重要,不只是严复荣,还有其他已经走向社会的假肢接受者。

他们开始直播了。

严复荣引起的这波假肢流量热潮,让他们抓个正着。

另一边的屏幕上,是人工智能对这场舆论的数据分析。

“希望可以尽快扭转这种舆论。”

杨帆这时候,打开门走了进来。

他手上的平板里,也在播放着严复荣的直播。

看到杨庆书房屏幕上显示的数据,杨帆明白杨庆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爹,要不要控制一下舆论。”

杨庆看到是他,摆了摆手。

“不能是我们来操控这场舆论。”

“要看官府的态度。”

“官府想让我们隐藏起来发展,我们就隐藏起来发展。”

“就要做好增加投入的准备。”

“如果官府支持我们通过民用市场赚取利润,来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

“我们就借着这波舆论将赛博推出去。”

“随便引导其他人,进去这个市场。”

“这个产业的投入太大了,能分散压力,最好还是分散压力的好,我们的力量最好还是放在主要技术攻关上。”

杨帆坐在沙发上,看着平板叹了一口气。

“爹,说实话,我们杨家承担的太多了。”

“这样一个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工程,我们做多了,不但耗费巨大,还会被人盯上,到时候,我们的位置会很尴尬。做少了,很可能造成畸形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吃力不讨好。”

“其实有时候,作为杨家人,挺累的。”

“有时候,我们也想像其他有钱人一样放肆一把。”

杨庆瞥了他一眼。

“我有挡着你们吗?只要脱离杨家,你们想怎么嗨,怎么嗨。”

“在杨家,享受了多少的资源,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你也不想想,现在杨家的体量,几十万亿。”

“比大部分国家都富有。”

“要是立不起根骨来,早就被人抓住你们认为的嗨的事情的把柄,被人吃干抹净了。”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为民谋生,为国谋利,为人类谋未来,这就是杨家存在的价值。”

“失去这个价值,杨家就会快速崩塌。”

“你们想要嗨,不需要做什么,分家就可以做到了。”

“杨家子孙这么多人,几十万亿的财产,一人分一点,也没有多少。”

可怜侄女一分钟。

杨帆知道自己的劝说失败了。

怨不得杨诺兰不愿意来,一来就被这老头道德绑架,换成他,他也不愿意来。

不对,他以前和杨诺兰也没啥两样,不愿意见老头。

都是派自己媳妇去照顾。

这就没问题了,一脉相承。

看看杨庆,杨帆更没有愧疚感了。

这老头也不愿意见他们。

要不然他也不会离开港岛后,不怎么回去了。

现在杨庆的名字在港岛,早就成为传说了。

港岛皇帝杨庆。

一举征服黑白两道,一统港岛商业。

让杨家在短短的几十年,从一个外来户,成为世界级家族。

在港岛到处流传着杨庆的传说。

一直到杨荣自传出来后,杨荣才成为第二影响力的杨家人。

第三则是他老娘,陈红,她是太极馆的创始人,她的传说一点都不少。

像什么李小龙是陈红小弟,成龙是她徒弟,矛英是她小妹等等传言,层出不穷。

太极馆出身的拳王,更是常常将陈红挂在嘴边。

是将传武带入世界擂台的第一人。

杨庆能有现在的一切,全靠陈红在背后威慑敌人,保护了杨家的一切。

而青虹传媒的人,最爱夸的就是陈红。

“没有老板娘,就没有现在的青虹,也不会有我们。”

杨帆很奇怪,青虹传媒的功劳怎么就是他老娘的了?

现在他都没有答案。

人类社会,免不了莫名其妙的事情。

反正陈红这个第三号人物,在杨家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陈红虽然从来不干涉杨家产业的事情。

但是杨家的产业中到处都有她的传说。

话题扯远了,杨帆可怜完侄女,开始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月球土壤样本,我们已经研究出一些成果了。”

“我们想用巨型火箭,投射一个月球农场过去。”

“你觉得怎么样?”

月球?

杨庆愣了一下,随后看向杨帆。

“你们沙漠农场,研究出点东西了?”

杨帆拿着平板递过去。

“经过我们的检测,这个地方存在水冰。”

“我们可以制造一台取冰月球车。”

“而能源的问题,我们也有办法。”

“国家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太空太阳能发电厂的技术探索。”

“电力从太空向蓝星传输,难度很大,但是如果是向月球传输,那就简单多了。”

“有了持续的电力,月球农场就有了能源基础。”

“正好现在我们的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突破。”

“我们就想实验一下。”

“如果能够成功,对我们建立月球基地,是一项巨大的助力。”

“农场如果成为空气循环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