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满月酒(1/1)
对于老段的怀疑,周济民都懒得解释。
该怀疑的还是会怀疑,可怀疑有什么用呢?又蹲不到他,能怎么办?
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就算明知道是周济民干的,找不到证据,也没辙。
何况,他们也只是怀疑,毕竟上百吨的海鲜,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又是什么样的工具,才能瞒天过海,从海上运到京城呢?
周济民去过几次津城那边,都是从主干道上疾驰而过的,只有到了检查关口的时候,才会变成自行车。
以他那么多的马甲,压根不怕别人检查。
所以说,袖章队他们的所有努力,只会徒劳无功。
之前周济民还会跟段学复辩解几句,现在嘛,都懒得说了。
连老林都没找他,说明这件事压根不是什么大事。
京城人民都落到了实惠,吃上了便宜的海鲜,领导们有什么好说的?
就算周济民卖得贵一点,那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言,也是无伤大雅。何况他还卖那么便宜,几乎没赚钱,甚至还要赔本。
袖章队之所以如此紧追不舍,那也不过是面子上的工程而已。
从老段家出来,周济民回到家,已经快到中午了,没想到老林他们居然在家。
而且连老人也在,还有好几个领导。
这把周济民给惊住了,那么多领导来家里作客,这可是天大的事啊。
“他们都说你家的海鲜大餐很好吃,所以我们不请自来,小周同志你不会不欢迎吧?”
老人家笑着询问,周济民连连表示非常欢迎呢。
好在丁秋楠也在家,早早就安排黄小花开始制作海鲜大餐了。
许是见惯了家里的大阵仗,黄小花也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
所以,周济民刚到家没多久,海鲜大餐就已经好了。
大部分海鲜都是简单清蒸就可以了,然后沾点料,就是一道美味佳肴,所以午餐的出餐速度很快。
“这就是帝王蟹?嗯,果然很美味。”
领导们吃着海鲜大餐,赞不绝口,嘴上的速度也是不慢。
周济民在旁边帮忙介绍吃法之类的,反正挺简单的。
像三文鱼等海鲜,相比小日子的生吃,周济民是更倾向于煮熟了吃。
论食物的烹饪方法,内地吊打全球其他国家。
小日子的生吃之法,讲真的不适合内地。
因为人家小日子在上千年的生吃过程中,已经进化出了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更强大的胃功能,其实就是更能容易消化掉海洋食物里的寄生虫。
尽管几十上百米深的海洋生物,没什么寄生虫了,可终究还是有的呀。
要不然,在后世,小日子那边每年因生吃海鲜而死亡的人数为什么会远高于其他国家呢?
虽然这里面并不是海鲜的锅,可终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因素的。
所以,为了小命着想,偶尔生吃还行,最好还是煮熟了再吃。
吃过丰盛的海鲜大餐,领导没有离开,而是参观了隔壁的房子。
隔壁二进的四合院,保存得十分完整,是非常规规矩矩的京城四合院。
“这院子以前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吧,瞧着柱子,跟恭王府的差不多。”
老人家一句话,差点没把周济民给吓死。
“你那么害怕干嘛?现在又不是以前,现在可是新时代,不讲过去那一套。”
听到老人家的话,周济民讪笑着没说话,心里却是腹诽不已。
好在,参观了一会儿四合院之后,大家这才回到书房,然后开始聊天。
周济民就知道,领导肯定不会无的放失。
“小周同志,你觉得我们现在的政策怎么样?”
开口就要讲这个,周济民又被吓到了。
说好的不玩这些,偏偏老人家不愿意放过他,谈的就是惊心动魄的大事。
政策这东西,是他能碰的吗?
开什么国际玩笑。
等他解释完,诸位领导哈哈大笑,老林笑着表示,他就是一个小滑头,这样问他,他肯定不会说的。
就这,搞得周济民一头雾水。
旋即老林询问道,“济民,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科研突破啊?不要藏着掖着,觉得好像我们这些领导没有容人之量.....”
嚯,一听这个,周济民顿时就猜到了什么。
指定是海鲜闹的事情。
他没有想到,就是卖个海鲜而已,居然闹到领导登门拜访了。
还以为他造出了不得了的工具,可以瞒天过海,躲过袖章队的巡查。
“不是,领导你们怎么会这么想呢?”周济民哭笑不得地解释。
别说他没有造出领导们想象中的‘工具’,就算真的造出来了,也不会公布出来的。
如此逆天的玩意儿,除了让内地成为靶子之外,好像没有什么益处了。
所以,他赶紧解释清楚。
毕竟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他的科研成果也是相当丰硕了。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能有其他逆天的产出,那他也太厉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番解释下来,领导们都颇为失望地笑着,笑容十分牵强。
白高兴了。
那么到底是谁把那些海鲜运输到京城的呢?
周济民反问,“这我哪知道?换做是我,肯定不会追根究底,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真知道真相了,除了给那些心中贪婪的人增加一份收入,还有什么用呢?”
“再说了,如果是什么了不得的发明,那背后的人肯定会拿出来的。”
“毕竟偷偷摸摸地搞这些小动作,估计是上不了台面的....”
他这一番话,倒是让领导们沉思了起来。
理论上来说,周济民这番话还算解释得过去。
毕竟高手在民间,何况人心叵测,谁敢保证袖章队里面没有参与到海鲜运输当中呢?
或许就是在贼喊捉贼吧。
略过海鲜事件,老人家又好奇追问关于航空发动机的事。
之前周济民去了一趟东北的哈工大,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期间还写了一封信给老林,让老林帮忙寻找和搭建涡扇发动机实验室的事。
只是周济民从哈市回来之后,却不了了之,居然都没有去一趟实验室。
并且他自己似乎也忘记了实验室这件事,或者他搞研究太投入了。
然而,事实上,他经常外出,也不知道去干嘛。
“不是,领导,你们都没问过实验室的吧?”周济民两手一摊,接着道:
“虽然我没有去过实验室,可是我跟他们是有保持沟通的呀,你们不能老是抓住我的小辫子啊,而且认真说起来,我现在可是休假呢,我感觉我都不像是休假.....”
一众领导闻言,顿时尴尬不已。
被周济民这样暴击,而且还是二连暴击,领导们都尴尬到想抠出三室两厅了。
毕竟周济民说得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咳,那你之前说的涡扇发动机,现在研究到哪里了?”
老林咳嗽一声,把话题拉了回来。
“图纸刚画完,哪有那么快啊?”周济民摊了摊手,无奈地说道。
最后,领导们又安慰了他几句,然后匆匆离开了。
今天来周家,真的就只是吃了顿海鲜大餐,其他的收获,那是一点也没有。
回路的车上,有位领导还问老林,“你说周济民是不是这个海鲜事件背后的主要策划者?”
“是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那小子说得对,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打听那么多干嘛呢?我们又不是闲得慌。”
这件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袖章队们很快就收到了命令,不再调查海鲜的事了。
就这么放任海鲜肆虐京城?
有些领导不敢置信,因为总感觉丢了面子,可是上面的领导发话了,那只能不了了之了。
转过天,周济民又再次出现在城郊的鸽子市,这次出货量更大了,直接达到了两百吨。
没办法,城里的摊主都跑来这边拿货了呢,所以短短大半个小时,货都卖没了,他只能再去其他鸽子市出货咯。
这些人是非常敏感的,知道袖章队已经不再那么严查海鲜的事,所以放心地进货出货,赚钱就对了。
可惜,现在还不是改开,要不然,周济民说什么也要成为京城最大的海鲜出货商。
两百多吨的海鲜,对于几百万人口的京城来说,那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正当周济民还幻想着未来的海鲜市场时,回到家之后,丁秋楠的羊水破了。
“楠楠别着急,我在这里。”
周济民握着她的小手,温和地笑着。
张宛童、黄小花她们在忙活着,还有两个从协和医院喊过来的护士在一旁帮忙。
现在是第三胎,丁秋楠已经十分有经验了。
小不点她们几个小屁孩,全都在门口无聊地看着,很好奇,可惜不能进到产房里面。
历经三个多小时,丁秋楠终于成功卸货,是一个小公主。
知道是小公主之后,周济民很高兴,丁秋楠也笑了一下,然后皱眉。
因为肚子里还有一个,她还不能放松。
不到半小时,第二个小家伙也终于出来了,还是一位小公主。
本来以为是龙凤胎的,没想到是两个女儿啊。
门口,周清娴她们在讨论,mā mā 到底给她们生了弟弟还是妹妹,看到大门打开,顿时围了过来。
“爸爸爸爸,mā mā 生的是弟弟还是妹妹呀?”
“两个都是妹妹,你们快去看看mā mā ,看了之后就赶紧出来,不要打扰mā mā 休息,知道了吗?”
“知道了。”
小屁孩们一窝蜂跑了进去,还好她们被叮嘱过,所以都挺安静的。
看过她们mā mā 之后,小家伙追着护士姐姐问,妹妹呢?
两个妹妹已经清洗好身子,刚才哭了一会儿,现在已经抱去隔壁了。
两个小时后,丁秋楠挣扎着醒来,旁边看书的周济民连忙关心她。
“孩子呢?”
“应该在隔壁吧,小娴她们也在隔壁写作业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扶我起来,我想去看看孩子。”
“要不你还是多休息吧,你才刚生产完不到三个小时呢?”
“没事儿,我刚才睡了一会儿,身体好多了。”
周济民虽然还很担心,可她自己已经起来了,他只好去搀扶她。
果然,她的身体还是非常不错的,真的可以行走了。
见此,周济民自己都很惊讶,没想到丁秋楠的身体变这么好了。
隔壁房间里,几个小屁孩,写了几个字,又跑去看一眼两个妹妹,然后又跑回来继续写。
所以,平时只需要半小时完成的作业,现在她们花了两个多小时,至今还没写完呢。
然后还被她们爸爸mā mā 抓了个现行。
“这都多久了还没写完作业呢?别磨蹭了,赶紧去客厅那边写作业去,要是等下还没写完,今天都别吃饭了。”
听到她们爸爸的话,孩子们抱着作业本,一窝蜂跑了。
有些时候,就得严格对待才行,要不然,她们是真的会无法无天了。
傍晚的时候,老杨和杨夫人一起过来了,带了不少礼物。
大部分都是鸡蛋,说是家里的老母鸡生下来的,蛋还蛮大的。
走的时候,被周济民塞了不少腊肉和海鲜,还有一桶五十斤装的花生油。
这年头,装油都是用瓦罐陶瓷,而这些东西,周家简直不要太多。
特别是把隔壁的二进四合院打通之后,家里变得更大了。
拢共一千六百五十平米呢,可真是不小了。
接下来几天,该收到消息的朋友,全都来了。
老邢、段学复、华老、莫思颖等人,基本上都来探望了。
本来是送礼的,结果走的时候,拿了更多的礼物回去。
在这个时代送礼,送食物送猪肉鸡蛋这些是最实在,也是让主人家最有面子的礼物。
因为送钱,大家都看不到呢。
反而送猪肉,直接拎着一扇猪肉登门,那邻里街坊都会看得一清二楚。
“济民,要给孩子们办个满月酒吗?”
满月酒的事,只有周清怡和小不点两姐弟办过一次,那次其实也相当于她跟周济民两人的结合宴了。
“办啊,为什么不办?”
周济民闻言,懊恼地拍了一下脑门,心说他都忙忘记了。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除了卖海鲜,照顾丁秋楠她们,剩下时间就是在空间里捣鼓折腾那些科研论文。
航空发动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因此,涉及图纸下来之后,他又对图纸进行论证,找了很多论文,翻阅了几百本书籍。
总算,在双胞胎出世的第十天,把技术图纸完全确认了下来。
接下来要搞的动作,也十分简单,那就是整理好论文,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好,用来作为接下来发动机研发的理论基础。
实验一开始,就是要搞好大方向。
大方向正确,那么接下来的研究才不会出错。
之前搞定的千分之三的材料研发,接下来就是慢慢推进了。
好消息就是,他之前在东北待的近一个月的时间,实在太值得了。
几乎所有实验会用到的金属材料、粘合剂材料等,他都准备齐全了。
唯一麻烦的是,机器设备还是少了一些。
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想到丁秋楠询问起给双胞胎办满月酒的事,他当即就觉得这应该办。
既然要办满月酒,那么就得提前准备了。
嗯,优先准备菜单,接着就是客人名单,然后家里的布置。
“楠楠,要不我们这次不在家里办满月,去饭店那边办怎么样?”
丁秋楠想了想,觉得还是在家里办好一点,这样的话,大家也能自在一些。
周济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就算老林他们来了,也是在客厅,而其他客人在大院或者其他地方,吃饭的时候,很自在。
相反,现在的饭店,那个服务水平。
想到这里,周济民连忙摇头,冲丁秋楠说了一句,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
去饭店举办满月酒宴席的提议,就此作罢。
于是,当天晚上,周济民又趁着夜色离开了家里,外出渤海捕捞海鲜。
忙活了一个晚上,他发现,渤海附近的海鲜,质量还是太差了。
可能是因为这里三面都是陆地,加上附近陆地的人口众多,渔民肯定也很多。
如此一来,渤海里面的鱼,就算有,质量也差了很多。
相反,当初在海参崴那边,尽管他只是出海几天,拖了几网,但收获却不可同日而语。
“麻蛋,还是得要有飞机才行。”
看着北方的海,周济民骂骂咧咧地吐槽了一句。
如果有飞机,他现在就可以飞去北海道那边,下海待上几个小时,总是可以找到帝王蟹、红鲷鱼等鱼群。
那边地处洋流交汇地带,带来了不少有益海洋生物的养分,所以海底物产丰富。
转过天,周济民再次来到渤海,这次他出海之后,直接开船,来到了黄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黄海逛了一圈,临近早上六点,这才满意地离开。
还别说,黄海的海底,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起码各类新鲜海鱼就搞来了不少。
海鲜的事弄好了,接下来就是敲定满月酒的菜单了。
“爸爸,你在做什么呀?”
书房里,周济民正在给客人们准备写请柬,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一份很朴实无华的书面请柬而已。
“什么是请柬呀?”
周秉良站在他姐姐身前,好奇地看着书桌上的请柬,上面的字,他大部分都不认识。
“去把新华字典找来,你自己翻字典,看看能不能找到请柬,然后查看一下是什么意思。”
由于时间充足,周济民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桉,反而这般说道。
于是,五个家伙,顿时跑去拿字典了。
家里常备新华字典,有好几本呢。
虽说一块钱一本,价格昂贵,但周家却买了好几本,因为都要用到。
从一九五七年第一版之后,六三年又有第二版。
之所以会在六三年有第二版,还是因为之前周济民搞出来的打印机、复印机等,极大地方便了印刷工作。
很快,孩子们就抱着字典跑回来了,然后开始翻找。
周秉良还不会找,还得让他姐姐帮忙。
认字最多的周清娴、周清怡和小不点,现在都认识上千字了。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们三姐弟经常都要写字练习,除了玩耍就是读书了。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本身也很聪明,加上营养充足、师资力量强大,所以她们认字多,学习快也是很正常的事。
“爸爸,我们找到了,请柬就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你们真棒,不愧是爸爸的好孩子。”
把孩子夸了一顿,周济民起身把请柬收好,准备送出去。
红星公司,他再一次来到了这里。
今天来这里,除了送请柬之外,还有一件事。
一把手办公室,周济民见到了朱文军。
闲聊了满月酒的事,周济民便直入正题道:
“是这样的,我希望红星公司成立一个分公司,专门负责一部分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究工作.....”
“什么?自动化生产设备?”
朱文军晕乎乎的,这种东西,光听名字就知道很厉害,那是红星公司能碰的吗?
“不用那么惊讶,红星公司体量那么大,也应该提升一下效率了.....”
周济民摆摆手,接着开始往下解释。
所有跟技术有关的生产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偏偏红星公司有这几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现在开始进行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设备研究,完完全全是具备了资格。
只有做到生产力的提升,才能空出更多的人才,然后进行其他方面的提升。
航空发动机以及飞机等其他零配件的生产,那都是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支撑才可以的。
以当前内地的水平,别说生产发动机热端部件的涡轮晶片,估计连飞机机壳都费劲。
以周济民现在研发的飞机为例,飞机可是要能飞抵万米高空的,对于飞机各个部件的要求都非常高。
因此,生产要求自然要比什么尹尔十四、子爵号这些飞机要高很多了。
更何况,周济民还打算让飞机具备在海上飞机降落的能力,那么对起落架的要求就更高了。
自然了,他要造的飞机,肯定不是什么a380那样的巨无霸,更多的像是私人超跑那种的战斗机。
不会很大,但绝对牛逼。
有些布局,其实就是闲棋,但其实结局早已注定。
未来会怎么样,周济民不知道,但有些事,得去做了,才会知道有没有结果。
朱文军听完之后,大为震动,为周济民的深谋远虑和手段折服。
很快,他便亲自揽下了这件事,并且马上就去召集人选,搭建分公司的人马。
“管理层人选可以不着急,但技术人员可以先行。”
周济民却突然表示,朱文军立马接上,“对对对,技术先行。”
于是,他喊秘书,去把技术人员都召集了过来。
现如今的红星公司,技术人才储备很充足。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来了几十号人,这些都是红星公司当前的技术骨干。
“是这样的,各位技术工程师同志们,我们红星公司接下来马上成立一家分公司,主要是......”
朱文军刚介绍完,就有人打断道:
“领导,您刚才说是我们要自研自动化设备?用来提升生产力?”
此人名叫陈平,是归国工程师,现在是红星公司的第一研究所的一级工程师。
“陈同志,你没有听错,我们是要自研自动化设备,为接下来的多样化生产提供助力....你对此是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吗?”
“虽然我也很希望我们可以进行自研这些自动化设备,但是领导啊,您也别听信一些小人的说法,或者盲目听从报纸上的夸张......”
陈平痛心疾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
“我们内地是什么工业水平,领导您应该很清楚,现阶段来说,我们还在打基础,怎么可能自研自动化设备呢?”
“别说没有那个基础,就算可以研发出来,那我们的工人怎么办?难道让他们下岗吗?”
“还有,领导您可能不知道,自动化设备的研发难度有多大,这些设备的耗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总之,我是不赞同自研自动化设备的,纯属吃力不讨好!”
此番言论,有理有据,朱文军自己都被说服了。
周济民在一旁,一直没说话。
看到朱文军投递过来的为难表情,不由乐了。
“领导,难道你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吗?”
朱文军不是觉得很有道理,而是他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主要是他自己对自动化设备了解不多,所谓的耗能很大,他也不是很懂。
至于说工人下岗,那更是扯犊子。
问题是,他不知道反驳呀。
见识、眼界的问题,这不能怪他。
瞅见朱文军哑口无言的样子,周济民叹了一口气,道:
“这位工程师你好,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但如果按照你这样的说法,内地是不是不用发展了,我们也不用造什么原子弹,不用造什么导弹了,直接坐着等死了呗?”
陈平瞪眼,气呼呼道:
“你可别乱扣帽子,我可没这么说,还有你是谁?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不好意思,我忘记自我介绍了,免贵姓周,叫济民,是一个无名小卒。”
一句自我介绍,朱文军等认识周济民的人,都忍不住嘴角抽搐。
只有陈平等不认识周济民的人,搜肠刮肚,但愣是没想明白,周济民到底是谁。
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工程师们嘛,更多的都是交流技术上面的事。
而周济民的名号,都是在之前的轧钢厂时期留下来的,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他也不怎么常来这边,所以有些人不认识,没听说过他的名号,也很正常。
再说了,他一个无名小卒的自我介绍,直接让陈平他们没往大人物那边想。
“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技术资料、相关论文等理论基础,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周济民轻声一笑,接着又道:
“提高生产力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这是大势所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至于你刚才所说的能耗问题、工人下岗等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正是需要工厂来生产更多的生活物资吗?工人阶级都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你觉得国家会让这些工人下岗吗?大把的工厂排队抢着要他们呢.....”
陈平被怼得哑口无言,心里恼火,道:
“就算你说的对,那你也不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吗?耗能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现阶段来说,人力成本比资源成本要低得多....”
“还有,就算有了技术资料,设备也不是光靠资料就可以研发出来的,别只会在这里纸上谈兵,实际上啥也不是。”
朱文军听到这里,连忙呵斥道:
“陈同志,你好好说话,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周济民同志,是国宝级工程师,参与的都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顶尖科研人才。”
“同时,他还是我们红星公司走出去的技术工程师、发明家......”
此番话一出,陈平等人顿时目瞪口呆,指着周济民,满脸不敢置信地看向朱文军,结巴问道:
“真的是他?”
看到朱文军笑着点头,接下来的事情反倒是简单多了。
一场误会解除之后,陈平等人也都认真地听周济民讲话。
等后者讲完,陈平他们都佩服地点头,崇拜地赞道:
“周同志,刚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差点误会了您,真是对不起。”
“别这样说,身为科研人员,如果确定自己是对的,那么就要有质疑权威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周济民笑着罢手,接着说道:
“质疑权威是我们做科研的不二法门,如果一直都那么相信权威,只会让我们寸步不前。”
“但就算要质疑权威,也要明确、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能不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呢?”
“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
朱文军、陈平他们都鼓掌,表示周济民说得太好了。
自动化设备自研实验室正式启动,有朱文军出面,调集陈平等三十多位工程师,按照周济民提供的技术资料,开始进行研发。
后面,陆续还会有其他工程师、七八级工人加入进来,同时,管理层也会陆续加入进来,做好相关的后勤工作。
把这件事落实清楚之后,周济民便准备闪人了。
等自研设备出成果之后,他才来这边把一些工程师给带走,用来帮他搞定部分航空发动机设备的生产工作。
从红星公司离开,他又去了一趟文津街,嗯,这次主要是送请柬,没别的事。
老林对他最近到处跑来跑去、不静下心来搞研究,很有意见。
所以,接过请柬的时候,脸色都很难看,还哼了一声。
周济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招惹这个老头了,询问之后才明白,老头这是嫌弃自己没有产出呢。
“领导,要不您来?”
“放屁,劳资要是会科研的话,还用得着你吗?”
“嚯,领导您也知道您不是科研人员呢,既然您是领导,那么我倒是想问问您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饿着肚子呢,您怎么不一下子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呢?”
“这能一样吗?解决温饱问题可是一项重大的民生经济问题,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能一样吗?”
周济民撇撇嘴,丢了一个白眼过去,道:
“领导,您也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航空发动机就不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了?其他就不说了,核心机里面的叶片制造问题,我就问您,现在国内有哪家工厂可以生产制造出来?”
老林张了张嘴巴,然后辩解道:
“你以前都很快就会有研究成果的,可你现在看看,这都快六月底了,你啥成果也没有,我能不急吗?”
“领导,我现在是在休假啊,算了,我不跟你说话了,我也不邀请你了,生气。”
说着,他就要去把请柬给抢回来,谁知道老林直接把请柬藏在身后,没好气地道:
“滚滚滚,我现在看到你就烦,赶紧快回去搞研究去。”
走出办公室,周济民滴咕道,真是老小孩。
估计是老林这家伙年纪来了,脾气变了,也急了。
还有可能就是不知道在哪里受了气,然后柿子挑软的捏,想从他这里出出气。
结果没想到,被他这么一怼,老林差点没原地自闭。
从文津街回来,周济民扭头就钻进书房,继续研究了。
别说老林自己急,其实周济民自己也很急着想要研发出来,然后开着飞机去北海道逛一逛,真正实现海鲜自由。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还没实现温饱,京城人民却已经有了海鲜这样的大餐可以品尝。
可以说,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呢。
周济民相信,以京城为基点,慢慢向周边辐射开来,大家的生活水平肯定会慢慢提高的。
说真的,周济民自己是没有太崇高的理想,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子。
或者说人类的劣根性吧。
他的梦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想让家里人吃好一点,出发点十分纯粹。
可要是只有周家人天天满嘴肥油,菜单无比丰盛,而邻居们却是过得很一般。
讲真的,就算他自己良心过得去,也架不住被邻居眼红,然后举报了呀。
到时候要解释海鲜等食材的来源问题,这就很麻烦了。
哪像现在这样,整个京城的水都被他搅浑了,连领导们都束手无策,不得不放弃追究海鲜的来源问题。
这就是他卖海鲜的最大缘由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到了双胞胎姐妹的满月酒日子了。
这一天,周家再次热闹了起来。
邻居们又在槐树底下下棋,一群人围在一起一边下棋,一边八卦着。
“老万,周家办满月酒没请你们万家吗?你女儿不是跟那个周淑晴是同学吗?”
“你也知道是同学啊,再说了,我那个女儿都跑去西北那么久了,也没见回来,关系都疏远咯。”
“不是说西北那边的工资高吗?还包吃包住,能存到钱啊,多好啊!”
“嘶,周家的饭菜就是香,这儿离那么远都能闻到香味,你们说周家这次又准备了多少美食啊?”
“准备得再多也跟你们没关系,闻得到也吃不着,还是下棋吧。”
“现在也没流水席了,要是放过去,以周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估计都会摆个好几天的流水席呢.....”
“屁的大户人家,现在哪还有什么大户人家?周家也只是那个周济民的工资高而已,要养那么多人,一年到头,估计都存不了几个钱.....”
一群人聊着聊着,话题不知不觉地就歪了。
此时的周家门口,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车辆。
好在门口是正对着大街,街道宽敞,车辆还能放得下。
当然了,大部分车辆都不会停在门口,毕竟车辆太多,停门口的话,容易导致交通堵塞。
院子里,周清娴她们几个孩子最是欢快,在两个大院里来回跑动,银铃般的笑声传出老远。
以前面积不大,她们都能天天跑,现在多了一个二进四合院,院子更大了,也更好玩了。
特别是今天有客人来,她们玩得更开心了。
客厅里,周济民和丁秋楠两人都没有抱孩子,因为丈母娘、杨夫人等人在抱着呢。
两个小家伙一点都不怕生,谁抱都可以,瞪着大眼睛看着你,十分的可爱,让客厅里不时地传出笑声。
满月酒是亲朋好友聚会的最好日子,大家坐一块儿闲聊。
关于两个婴儿的名字是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其实在孩子出生之前,周济民就跟丁秋楠商量了好几个备选的名字。
等生下来之后,就直接确定了。
就叫晓婉和晓静。
意思也很简单明确,之所以没有继续按照清来取名,也是为了照顾周晓白。
如果是继续以清字取名,等稍微长大一点,周晓白就?
??发现,她才是这个家的外人。
尽管两岁的记忆,很多时候再长大之后,就会忘记了。
但,万一没忘记呢?
所以,周济民觉得还是要照顾一下孩子的心情。
再说了晓婉和晓静的名字,也很好听啊。
ps:感谢大家的打赏和月票,咳,还有月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