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偶遇和下海(1/1)

萧林升跟石向红已经有将近小半年没见面了。

突然看到她出现在自己面前,脸上的表情明显僵了一下。

已然一副少妇打扮的石向红,身上有着一股比叶小凤更为成熟的女人味。

淡黄色的高领针织纱似乎在悄然之间成为了这个时代女性最时髦的冬衣。

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外套不仅仅不显得臃肿,反而让原本就高耸的胸部显得越发突兀。

修身的的确良黑色长裤紧紧地包裹着修长而又圆润的双腿。

夜色渐染。

淡淡的夜幕遮挡了不少极具侵略性的目光。

但是即使如此。

萧林升还是看到过往的路人不经意地朝眼前的石向红多看了两眼。

在二道河这种地方。

眼前的石向红,论身材、样貌和打扮无疑都是十分分出挑的。

她似乎很懂得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凸显出一个女人该有的气质。

“向红姐,这么巧?”

把左手上装着苹果的方便袋转到右手上。

萧林升伸出左手拦在石向红的腰肢附近,避免一个中年女人手上的菜篮子碰到她身上。

两人随即就朝路边上挪了几步。

“是挺巧的,我还以为看错人了,没想到真的是你。”

“哎呀你踩到我的脚了。”

被萧林升推着胳膊走到道路的一侧。

石向红白了他一眼。

抬起手捋了捋耳侧的发梢,声音里带着一丝嗔笑。

“正好今天周末,回来处理一下宿舍里的东西,上次走的太匆忙,里面还剩下不少东西没来得及处理掉。”

“你这是?”

萧林升闻言也是赶紧抬起脚换了个位置说道。

“我刚刚送孩子去我妈那里,这几天乡里不是要搞年底活动嘛,让她去那边住几天。”

“我妈自己种的菜,硬是给我装了这么多。”

石向红扬了扬手上的编织袋。

里面应该是几颗卷心菜,还有不少的青蒜和几棵莴笋。

闻言萧林升点了点头。

石向红的家庭情况他还是知道的。(以下内容前文已修改)

她跟前夫是通过熟人介绍相亲认识,夫妻俩结婚之后头年就生了一个闺女。

80年代中后期。

随着沿海经济特区的崛起,内地的一些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打工潮第一次涌起。

90年代初。

五泉县这边因为靠近东海市。

大量的青壮劳动力里去东海淘金。

石向红的老公也是这个时候去的东海。

可是好景没多久,见识了东海的花花世界,一辈子都呆在二道河这么一个小地方的男人很快就沉醉在了新的温柔乡里面。

于是夫妻俩刚刚结婚一年半就又办了离婚手续。

农村里重男轻女,孩子男方也没要直接扔给了石向红。

才二十刚出头的石向红就这样拉扯着闺女至今未婚。

看着眼前的石向红,萧林升心底除了感慨她的坚韧以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搁在二十年后。

让一个还不到三十的女人离婚后不再嫁简直就是不大可能。

经济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红利,但是也催生了一些不再单纯的思想,所谓的传统婚姻观也变得分文不值。

男盗女娼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代名词。

“你什么眼神,这都是我妈亲手种的,可比外面买的好,又不要钱。”

闻言萧林升赶忙摆了摆手。

“别,我不是说不好。”

“这不是看你东西还挺沉的,要不要我帮你拎回去?”

石向红结婚的时候,男方在乡里改盖了一栋单间三层楼的房子,离婚的时候男方把房子作为孩子今后的抚养费全部给了石向红。

实际上如果是走正常的诉讼程序,这栋房子男方根本就没有所得权。

只不过石向红不想继续牵扯下去,所以很干脆地就离了婚断了联系。

抿了抿嘴唇。

石向红嫣然笑了笑。

朝萧林升打量了一眼。

见他目光躲闪的不行当即就咯咯笑起来。

“行吧,看在你萧大主任主动帮忙的份上,那晚上我给你露一手,你还没吃饭吧?”

闻言萧林升刚想说已经吃过了。

但是到了嘴边的话又给生生咽了下去,竟然鬼使神差地摇了摇头。

实际上。

跟石向红在一个办公室里四目相对地共处一室一年多,萧林升怎么可能不知道石向红心里的想法。

只不过男人嘛,多少有点世俗的想法。

石向红毕竟是结过婚的。

而且两人又是乡政府的办事员,真搞出点什么幺蛾子来,恐怕也是一场灾难。

冬日的晚风吹的人脸上刺骨生疼。

好在石向红家并不远。

穿过巷子拐了两个弯就到了。

……

客厅里是很普通的摆设。

除了靠墙的一辆二八大杠基本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不过石向红收拾的很干净。

桌子上铺着一块用麻绳手编的桌布。

毕竟还是年轻。

虽然已经吃过一次饭了,动起筷子来萧林升还是很不客气地扒拉完了两碗米饭和一盘清炒莴笋片和辣椒炒肉。

石向红的手艺很不错。

一顿饭吃到将将要到9点钟才算完事。

“算了,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就送你去乡中吧,就当是散散心,这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我已经有点厌烦了。”

“新来的沈乡长你认识吧?”

回乡中的路上。

两人并排,石向红的声音落入耳中,萧林升点了点头。

“认识,以前舒县长的秘书,他针对你了?”

萧林升对沈燕的印象可不大好。

“那倒不是,我一个农办主任他针对我干什么,只不过这位沈乡长想法比较多,最近乡里可不太平。”

“我看要不是张贵脑子还算清醒的话,肯定要出问题,他前段时间竟然提出来专门成立一个农税清缴队伍,专门下村负责催收农税。”

“前段时间计生工作刚刚才出问题,他现在又整这么一出,你说不是乱搞么。”

捋了捋耳侧的头发。

其实萧林升也看得出来。

石向红虽然没说沈燕针对他。

但是既然是涉及到农税的清缴工作,那压力自然在她这个农业办主任身上。

不过一时间也他不好说什么。

自己虽然是府办副主任,但是基层的很多事情,尤其是牵涉到农业税的问题,他确实没什么发言权。

不过走了一段路后。

萧林升脑子里却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来。

“向红姐,你有没有想过离开乡政府?比如自己下海去做生意。”

20年后流行“上岸”进体制。

但是年轻一辈的人并不知道,在90年代公务员辞去公职,跳出体制“下海”才是主流。

其中自然有成功的,但是更多的是失败者。

当然。

如果萧林升还是曾经的那个萧林升,他自然不会怂恿石向红去做这种事情。

只不过重生一回。

对他来说,下海其实就是下地捞金。

毕竟有一个能够先知先觉,准确把握未来二十年时代发展脉络的脑子,萧林升并不认为自己怂恿石向红下海是什么坏事情。

(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