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1/1)

季萦面色有些凝重,正想着是不是再派人出去一趟时,陈mā mā 就来禀报说宋府来人了。不知怎地,季萦心里就浮现出一丝不好的预感。

宋府来的是宋子服。见了他,季萦忙问道:“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宋子服此时面色苍白,眼神里泛着红血丝,一听到季萦问话就道:“妹妹,爹爹感染了时疫,昨晚被送回家中时高烧不退,今早人已经昏迷不醒了。”

“怎么会?”季萦心神大惊,不敢置信道:“爹爹怎么会被传染的?”明明家里的人都是用过紫草水的。

宋子服愁眉苦脸的解释道:“户部有位大人得了时疫,一直没有发现,这几日爹爹与他接触的频繁,所以才………”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

季萦勉强稳了稳心神,安抚着宋子服道:“你先别着急,我这就去给太妃禀报一声,随你回去。”

宋子服却叫住她道:“妹妹,我来时祖母说家里的郎中不顶用,看能不能找个太医给父亲看诊。还让我给你带话,说肃王妃也在病中,妹妹是出嫁女,理当先顾好夫家的事情。咱们家,有母亲还有四哥四嫂,一定会照顾好爹的。”

如此,季萦只得按下想要立即回去的心思,带着宋子服一道去了太妃处。

太妃听到宋修远被传染了时疫,也十分忧心,二话不说就打发了为自己看诊的秦太医去宋家。太医院里的太医如今都被圣上下令研制治疗时疫的方子,都忙疯了。若不是太妃这样的老资历,哪里能请得到人。

季萦忙感激的道谢。带着宋子服回了清园,打发了屋里伺候的人,取出了个不引人注意的黑漆小匣子递给他,道:“回去跟阿娘说将这匣子里的药草熬成水,给爹爹服下。记得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事。”

“妹妹,这是什么药草?”宋子服疑惑的问道。

“能够治愈时疫的药材。”季萦坚声道。

“什么?”宋子服瞬间失声,半晌才惊疑不定的道:“不是说太医院还没有研究出方子么?”

季萦不准备解释更多,只含糊道:“这是我偶尔得到的药草,能愈百病。世间独此一份,千万小心别让其他人知道了。怀璧其罪的道理你应该知道。”

宋子服最终还是小心的捂着怀中的药匣子,与秦太医一起回了宋府。季萦送走他们后,怔怔的坐在榻上半晌,直到杏林进来与她禀报事情,她才回过了神来。

杏林担忧的看了季萦一眼,才道:“世子妃,刚才王爷回府了,这会儿正在太妃处呢。您是不是要过去一趟?”

想到至今还没有消息的齐灏,季萦忙整了整衣裳往荣寿堂去。

…………

宋府。

陈氏这会子已经哭红了眼。宋修远自被送回府中就昏迷不醒,府里的大夫虽开了方子,却好似没什么用处。

老太太担忧病中的儿子和在屋里伺候的儿媳,带着人来看了几回,都被大太太和三太太劝回去了。老太太年纪大了,若被传染了可怎么是好。

被派到肃王府请太医的宋子服迟迟不回来,大家等的焦急不已,只能一遍遍的催人去门口看看。

终于等到他回来了,还带着秦太医一起。老太太见了不由精神大震,忙请人进去给宋修远诊脉。

宋子服见到老太太时,犹豫了一瞬。想起妹妹说过不能将这件事说出去,他到底还是等秦太医为宋修远诊了脉开了方子,把人送走后,才背着人将怀里的匣子交给了陈氏。

“这是妹妹特地嘱咐我带回来的,说是治疗时疫的药草。”他说这话时,心里还是不信这一点点药草就能治愈他爹的病。但看到陈氏听了自己的话后面上流露出来的惊喜,又有些动摇。

“娘,这药真有妹妹说的那般神奇?”宋子服忍不住好奇道。

陈氏瞥了他一眼,并未回答,只慎重的叮嘱道:“这件事再不许告诉别人。记住!连老太太和你爹也不能说。”

看宋子服点了头,她才打发人出去。“去吧,你爹这里有我照顾,你们在外面等着消息就是。”

宋子服有些不情愿,“娘,我留下来帮您一起照顾爹吧!”

“不用你。你赶紧回去沐浴,将衣裳都换了。按着你妹妹说的,将衣裳都火化销毁了。”陈氏态度坚决的道。

宋子服无法,只得出了四知院。

正屋内,宋修远仍然昏迷着,面色比上午时还要憔悴。但陈氏这会儿却已没了之前的担忧。她的女儿她是相信的,既然说了这药草能治愈时疫,丈夫就一定能痊愈。

也不用旁人搭手,打发了屋里伺候的人,她亲自在外间熬药的小炉子上将匣子里的药草熬成了浓浓的汤汁子。按照季萦叮嘱的,接下来几日,她每日都给丈夫喝一碗。

开始时宋修远一直处在昏迷中,但自从用了秦太医的方子,又被陈氏每日喂药,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清醒了过来。陈氏不由喜极而泣。

她的女儿她就知道!自来都是孝顺的,也从不会说假话。不论这神药女儿是从何处得来的,她都不打算深问。

事实上,季萦平日虽行事谨慎,但陈氏这个当娘的还是直觉到了一丝异常。她也曾提心吊胆了些时日,但见女儿面上行事从来都不露一丝痕迹,也有分寸,这才慢慢的放下了心。

这件事除了陈氏自己,她再没有与任何人提起过。无论女儿有何神异之处,她都不打算探究,这便是她作为一个母亲保护自己女儿的一种方式。

第117章 森林边界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太医院已……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 太医院已陆续研制出了治疗时疫的方子。虽不能百分百治愈病患,但到底还是有人痊愈了。因此,宋修远的病愈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除了陈氏, 大家都以为他是被秦太医治好的。

即便知道季萦送药回家的宋子服, 也没有完全相信是季萦的药草治好了宋修远。久而久之这件事就被他忘记了。

军中的士兵是先被用药的一批人,但由于他们聚集在一起的特殊环境, 痊愈的人数始终赶不上坊间的百姓。但形势总算和缓下来了,齐灏也总算有了消息。

先前季萦从肃王那里知道了齐灏暂时安全的消息, 并未放下心。如今时疫的传染得到控制, 她才松了口气。

终于等到齐灏回来的那日, 不仅太妃让人在大门口摆了火盆以去晦气, 季萦也让香榧将齐灏换下来的衣裳都拿去烧掉。

齐灏洗漱出来见了,心里有些不愿意。他今儿穿的这一身衣裳可是季萦亲手为她做的。

季萦只好哄他以后再帮他做, 这才罢了。

毕竟是传染性极强的时疫,虽有治疗的方子,但京城中着实乱了一阵子, 一直进了腊月才好些。

齐灏是圣上的亲信,如今这样特殊的时期他肩负着京中的治安。因此多时不在家中。

季萦趁着这一阵子的乱象将王府里几乎所有的管事都收拢打压服帖了, 可以说彻底收拢了整个王府的内宅势力。因此当家处事越发轻松, 趁着这一阵子的空闲, 她进空间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里, 这阵子她减少在系统地图里种药材, 反而种了许多小麦、大米等五谷, 以及各种时蔬、水果。

再有太医每月都来王府为府里的主子们诊平安脉, 季萦一直没有被诊出喜脉,因此她也就不再忌讳进去系统森林。

这片森林经过系统的几次升级扩大,已经拓展的十分宽阔。反正季萦探索这么久, 一直没有探到它的边界所在。

这日季萦穿梭在葱郁的森林中,她穿了一身皮甲,背后背着一把竹制的弓箭。这一身装备都是她上次在森林中采集了一片风竹林,以及猎了一头野狼时,系统掉落的。

皮甲是狼皮所制,等级只有一级,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作用。弓箭是竹子和某种动物的筋所制,也只有一级,但开弓射箭并不是季萦所长,她背着这个也只是图个心里安慰,毕竟这次在森林中探索的是个全新的地方。

不止植物树木与之前经过的地方大不相同,就连动物也品类丰富了许多。除了野狼,三角鹿,甚至还出现了野猪、獐子、狐狸这些。无一例外,这些动物比现实世界的更凶残。

季萦刚才一进系统,就碰到了一只全身火红只有四肢上纯白一点的野狐狸,这狐狸不仅智商狡黠,四肢跳跃的速度也十分敏捷。季萦废了好大的力气,拼着手臂被抓伤的代价,终于拿下了这只狐狸。得到了一块品质上乘的毛皮。

这皮子质地松软,毛色鲜艳,若能再得几块就能制一件大氅。不过能不能凑齐,还要看机缘。

这次探索森林的路上,季萦几乎没怎么停留,她的目的是想找到这片森林的边界到底在何处。沿着一条大概的直线路线,她总共已经连续赶了三四天的路了。几乎最近一进入系统,她都在赶路。

今日她有预感,应该快走到尽头了。

怀着这样的信念,季萦继续走了大半个时辰,眼前终于出现了一片金黄的元宝树。没错,就是元宝树!

只见前面一大片全是金黄色。金黄的树干,金黄的树叶,以及金黄的元宝样的果实。只远远的观察,季萦几乎可以确定这树是真的黄金了。

饶是出身大族见过不少世面,她一下子见到这么一片黄金,心里也不由自主的扑通扑通跳了两下。

她加紧几步准备到前面再确认一下,可惜在近在咫尺的地方被一层看不见却摸得着的屏障挡住了去路。

换了几个地方,试了几次,都不能穿过这层屏障。眼看近在宝山,却不得门而入时,她反倒冷了下来。刚才火热的心绪也一下子冷却了不少。

说起来眼前的这一片黄金也就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到震撼,真要论价值她在这林中随便采集一棵树、植株得到的东西都比黄金值钱。

而当前最让人振奋的该是她找到了这片森林的边界才对。再次摸了摸眼前透明的屏障,她突然想到也许每次系统升级,并不是森林阔大了,而是这个屏障向外挪动了。

可惜前面被一大片元宝树遮挡了的视线,除了这些她并不能看到屏障以外的其它境况。

回头看了看她一路来时刻下的标记,转身朝自己的左侧方向走去。这一片是元宝树,别处就不一定了吧?

她又赶了大半个时辰的路,直到腿脚有些酸软,眼前的景象终于变了。这次竟是一片翡翠玉树。全树颜色碧绿,质地通透,好像是一块超级大的帝王绿翡翠石雕刻出来的。

有了之前的震撼,这次她的定力总算变高了些。变幻景色的瞬间她试着往前走,前面果然有屏障挡住了路。

继续探索下去,也不知还能见到什么样的宝树,季萦很好奇。可惜,时辰已经不早了,她只得最后看了一眼四周,确定下次进来时不会遭到森林中的猛兽的袭击,便心念一动出了系统。

第118章 进不去 接下来的日子,季萦每天有条不……

接下来的日子, 季萦每天有条不紊的处理王府的家事,然后就是进入系统森林探索。

很快就到了腊八节,京城中家家户户都开始熬煮腊八粥。

像他们这样的富贵人家, 自己家做的腊八粥是要送给亲朋好友们品尝的。因此, 这次腊八节可以说是季萦自嫁进王府后对外交际的首秀,马虎不得。

季萦一大早就带着香芸和香榧去了厨房, 煮腊八粥。

她昨晚已经挑选好了品质最上乘的糯米,又挑了好些系统出品的配料, 花生、红豆、桂圆、莲子、银耳、红枣、杏仁、桃仁等。用系统里的雨水泡发了整整一个晚上, 早上去看时已经浸泡好了。

厨娘将糯米红枣这些食材依次下到锅里, 熬煮了大半个时辰, 各种食材交织在一起的粥香味逐渐出来了,季萦才满意的让厨房用小火再熬煮半个时辰, 将锅里的米粒熬化了就可以出锅了。

然后她带着人回了清园,洗去厨房的油烟味换了衣裳,正好厨房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她带着陈mā mā 和杏林, 还有提着食盒的杏黄一道去了松鹤堂。

因着先前一场时疫,连王妃苏氏都被感染了, 太妃操心了一场后近来身子有些倦怠。见府里的事被季萦打理的井井有条, 她渐渐就不爱过问了。只一心在院里保养身子。

季萦去时, 正有两个小丫头帮着太妃捶腿。

“孙媳给祖母请安!”

太妃见了她来, 果然很高兴。拉着她坐在自己旁边, 笑眯眯的道:“今儿是腊八节, 府里的事情可安排好了?”

季萦笑着点头:“祖母放心, 事情都安排好了。腊八粥也一早就让厨房煮上了。您尝尝,比起往日如何?”

她说着就接了杏黄端来的青瓷粥碗,递给太妃。

太妃只闻着溢散在空气中的粥香, 就知今儿的腊八粥定然做的十分成功。她笑着尝了一口,果真没有猜错。正好她早饭时没胃口用的少,这会儿就一连用了小半碗腊八粥。

季萦请示太妃道:“孙媳年纪轻,第一次主持这样的节日,有些事情还要祖母多多教导。”

太妃听了就安抚道:“这样的事往年都是有成例的,一会儿让齐嬷嬷将去年的名单拿给你,你再斟酌着添减几分,到时派人挨家送了腊八粥去,便是礼成了。”

季萦闻言,心里一定。感激的谢过了太妃。

回了清园,她仔细琢磨了一下齐嬷嬷拿给她的名单,加了几家宋府的亲戚,还有几家她曾在闺中时处的好友的夫家,才将名单给了陈mā mā 。让她按着名单上的人家去送粥。

不止肃王府给亲友们送粥,别家也有送来给肃王府的。季萦半早上忙着见了几家相熟的管事,比如安国公府上人。

安定大长公主与太妃的关系一向亲厚,因此安国公府来的是长公主身边的亲信吴嬷嬷。

季萦带着吴嬷嬷去了太妃处拜见,出来时就见一个婆子在松鹤堂的门口张望。她认出这是王妃苏氏身边的人。与旁边的陈mā mā 使了个眼色,让她将人处理了,然后就与安国公府的嬷嬷出了松鹤堂。

本以为再没有旁的事了,不想一行人行至花园时刚才那个行为鬼祟的婆子就从一旁扑了过来,跪在地上磕头道:“世子妃,我们王妃听说大长公主身边的嬷嬷来了,想要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