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做豆腐(1/1)

“没事,借了就借了。”周桃无所谓地说道。“现在两家分开过,以前的事就算了,我们没必要过份小气,只要不是大量的粮食和钱,零零碎碎的就给吧!”

亲戚之间,除非真正绝情不再来往,否则这些事免不了。

只要mā mā 别把他们的胃口养大,超出底线,一些小东西,她还是愿意给的。

想了想,又让mā mā 挑一个大一点的南瓜,和一斤糖,给她们送过去。

纯粹用糯米粉做饼,没那么好吃,加些糖和南瓜,就会美味多了。

“好。”杨桂芳见女儿没怪自己,反而提出再送些东西过去,心里松了一口气,轻快地答应下来。

母女俩一起动手,晚饭前就把这些桂花全部处理好了。

周桃趁着把腌好的桂花玻璃罐送进厨房的时候,拿了一半收进空间。

腌桂花虽然可以放很久,但是时间太久,还是会坏掉。

放在空间就不用担心了,以后想吃,就拿一罐出来。

当然放在厨房的也不是自家吃的,有大半要送出去,毕竟答应了那么多人。

见mā mā 在厨房做晚饭了,周桃拿了只干净的搪瓷盆,放了两斤黄豆进去用水泡着,准备明天做些豆腐试试。

东海县这边,喜欢吃豆制品,什么生豆腐、油豆腐、香干、千张、素鸡等等。

只是乡下地方不好买,价格也贵。

家里现在有这么多大豆,又借了石磨,做豆腐又很简单,周桃决定自己动手做。

这样不但省钱、卫生,而且方便。

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做一些好了。

豆子准备好了,压豆腐用的模板也得准备几付,白布倒简单,空间有的是,剪好洗一洗就能用了。

于是又去木匠师傅家一趟,让他帮忙打。

这个简单,不过几块板的事,大师傅让周档明天早上去拿。

如果想偷懒,随便找只箱子就行。

周桃考虑到以后经常要用,所以干脆多打几付备着,反正也要不了几块钱。

“桃子,听说做豆腐要用盐卤,你去哪里搞?”杨桂芳听了女儿的打算,在一边提醒道。

大队里平时没人做,过年时会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拿了豆子和木柴,去公社找人加工。

相比买油豆腐,这样只要出点加工费就行,非常划算。

自家虽然以前没做过,倒是看到过别人怎么做。

“这个简单,没有盐卤,用白醋就行了。”周桃回答道。

除了盐卤、石膏粉,还有白醋、葡萄糖内脂这些,都可以代替。

特别是前世超市常见的盒装内脂豆腐,比普通豆腐要嫩滑,就是用葡萄糖内脂当凝固剂而成的。

“哦。”见女儿已经有了准备,杨桂芳也不再纠结这件事。

周桃嘴里说得轻松,心里其实也有点发虚。

虽然说的头头是道,其实没有真正实践过,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她前世管理着这么一家大公司,每天都忙得很,哪有这个时间?

只是一些老同学和朋友,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这些心得。

特别是一些喜欢玩自拍的所谓文艺青年,会把这些当成才艺,拿出来显摆,把过程用图片和文学介绍得非常清楚。

也有人感兴趣学了学,居然成功了,于是晒图出来。

周桃觉得有意思,就记住了一些细节,准备以后闲下来做给自己吃。

可惜一直没有尝试。

反倒是重生后,碰到有机会了。

晚上睡觉前,看了看豆子,把一些没有泡开的死豆挑出来,放在一边。

第二天早上,先把泡好的豆子,放进石磨里磨成浆,过滤后煮开,抹去上面的泡沫,加调料做了两碗豆浆,和mā mā 一人喝了一碗。

剩下的留在锅里,照着记忆中的比例,倒了些白醋进去,轻轻搅拌了一会,慢慢地它开始凝固成豆腐花。

“真神奇,跟鸡蛋羹一样,看起来好嫩滑。”杨桂芳边捧着豆浆边站在旁边看她操作,见真的成了,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这时候灶下已经没有火了,锅里温度不会超过八十度,可是豆制品特有的香味不断飘上来,可是豆花看起来特别吸收人,让她肚子又饿了起来。

“这是豆花,已经可以吃了,我给你盛一碗吧!”周桃现在就是在尝试制作这个,只要它成了,等于豆腐也成了。

豆腐就是把豆花压出一些水份而成的,如果再干一点,就成了豆干甚至千张等。

说完,切了些榨菜丝、葱花,又拿出那瓶下饭菜,放在一边。

怕豆腐花碎了不好看,周桃用大汤勺小心舀了一碗,然后撒了榨菜丝和葱花,又在上面放了半勺下饭菜。

下饭菜里有灵兽肉粒、河蚌肉粒、扁笋丁和甜面酱,里面放了酒盐糖味精等调料,代替紫菜和虾皮,味道应该不会比买来的差。

“太好吃了。”杨桂芳小心尝了一口,忍不住惊叫起来。“比鸡蛋羹还要美味。”

她只知道豆腐刚做好时,可以趁热舀一碗吃,也看到人家放了点酱油后,说如何美味。

但是比起桃子做的这碗豆花,肯定要差无数倍了。

她感觉自己能吃几大碗。

“喜欢的话,你以后可以经常做来吃,反正家里有这么多大豆,很方便的。”周桃笑着说道。

把mā mā 留在家里,她就是希望mā mā 能在空闲时间,学着做这些食物,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条件。

以前奶奶把家里的食物控制得太严,她没机会做大菜。

现在只要她愿意做,材料随便她糟蹋。

“行。”杨桂芳回答。“晚上你爸和小满回来,做一次给他们尝尝。”

有好东西自然要跟家里人分享,可惜他们现在去上班和上学了,吃不到好东西。

“行。”周桃无所谓地回答。“这些豆花你再吃一些,剩下的我把它压出来,晚上就能吃到新鲜的豆腐和豆干了。”

把自己那一碗豆花吃完,出门去拿压豆腐模具。

模具很简单,正方形的抽屉形状的木框,比木盒子内部略小的木板,还有比盒子大一圈的正方形木板。

唯一的不同,是木框的四块板可以拆卸,只要把边上的插销拔掉就行。

付了钱之后,周桃拿回家准备压豆腐。

木盒子用的是农村最便宜的梧桐木制成,用木工刨得非常光滑,摸在手里就觉得舒服。

而白布早就准备好了,周桃把模具放水里仔细洗了洗,然后把木框放在是大的木板上,把布垫在木框里面,舀起锅里的豆花,倒在布上面。

等豆花过木框沿了,周桃把白布翻过来盖住并扎紧,把小的木板放进上面,再上面放上一盆水,用它的重点压豆腐。

“妈,你想吃嫩豆腐,还是要吃老豆腐?”周桃问道。

嫩豆腐水份重,压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如果是老豆腐,那时间必须长一点,上面压的东西,也可以重一点。